疫情加剧,家门封锁。在寒假全然不像寒假的情形下,我们能做的,只有聊聊电影、看看书。


到目前为止,豆瓣上已有十几篇谈论《黑水》的文章:稍加浏览,大多以蹭《复联四》热度以及与《聚焦》结合评论马克叔的演技为主——然而,我并不想这么做。


在过往的影评中,我总是花较大的篇幅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但在此类就事论事的影片中,仿佛并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当然,像其他所谓“影评”一样复述剧情,更不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走进《黑水》?


首先看看影片的贯穿始终的线索——PFOA,根据百度百科,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常温下为白色结晶,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全氟辛酸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影片的结尾悲观地告诉我们,它存在于地球上99%的生物体中。

...

没错我就是复制的


《黑水》全程用一种冷色调的滤镜摄影,视野中全然一股“化学物质”的气息。在如此阴郁的氛围下,我们看到了弱势群体在权势面前的无助。


...

《黑水》的冷色调与《Country Road》配乐


但《黑水》想要表现的远不止这些,它围绕着徘徊于弱势受害者与刀俎者的良知律师展开的。借助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以杜邦为首集团刻意的疏忽和腐败。


首先是集团的问题:杜邦集团取得了含氟C-8的物质Teflon研究成果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验;利用体制中“自行管理”的漏洞,设定出了本该不安、不合理的“安全标准”:为了盈利,在经过自己的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明知产品积薪厝火的情况下,依旧签署了“基于50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科学研究,杜邦公司认为没有证据表明PFOA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或对环境有危害”的法律文件。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实属阴险。


不只是欺骗和隐瞒,杜邦公司所做的实验也与“人道主义”背道而驰:不仅仅是小白鼠、实验用的猴子,还有他们的雇工,就连生产线上的孕妇也不放过。《黑水》的前半部分提到,他们将Teflon加入香烟,让一群毫不知情的“实验小白鼠”工人“被动实验”——结果依然不尽人意。危险,但他们选择了姑息养奸,就连出现面部畸形婴儿的病例出现,也选择了隐瞒。引用《切尔诺贝利》中的一段话:“What is the cost of lies?”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欺骗,他们欺骗了工人、欺骗了农民、欺骗了EPA、更欺骗了全世界人民,以及生物圈中的一切。


集团的问题暴露出体制的问题。美国卫生部“自我管理”决策的乖剌,展露无遗;他们甚至对PFOA的了解几乎为零。政府的“科学组”媕娿不定,四年、五年过去,也未见其化验结果出现。“汤姆,我们的政府包庇杜邦公司”一句显得如此的无力。


“司法部门毫无理由地停止了对于杜邦公司的各种调查”此句终Rob的倒下,使影片出现了再次的转折(在其妻子的独白下,我们看到了人物形象的升华——前文提过不再分析人物,这里便信守承诺)。比洛特先生意识到,他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强大的集团、人们的不信任、更是与之沆瀣一气的联邦政府:肩上的重压犹如太行王屋二山,也许这才是TIA发作的直接原因。


七年过去,一个不经意间的电话,终于透露了真相。“肾癌、睾丸癌、甲状腺疾病、先兆子痫、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恐怖已经到来,一切都已太晚。


...

Mr Bilott接到的不经意间的电话  

《黑水》,还让我们看到了群众的投畀豺虎。六万九千人的实验(尽管是在支票的指使下进行的),接连辗转,逾期多年,告诉了全社会真相:杜邦不值得信赖。


杜邦抵赖,公司靠不住、企业靠不住;科学家靠不住、政府靠不住、联邦也靠不住——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整部影片真正明智的,可能才是那位只有小学文化、从一开始就知道“人们需要靠自己”的农民。


...

可敬的是,“still here”的“比洛特先生”们,二十多年——依然在奋斗。

      ……

      (未完待续)

      传奇虽然值得称颂,但又有太多的“真相”需要被我们知道。


2020年1月28日
被封锁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