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诗人 - 保罗

最早接触保罗的文字,是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开始。

在作家这个广为人知的身份之外,保罗更多被喜欢他的人们称为哲思诗人—— 他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满着灵气,宗教、哲学是两个极为常见的元素。

按理说,掺杂上哲思话题的书本难免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但在保罗这里好像是个例外,他的文字对读者一直都是友好的,就算你对宗教不曾了解,也不会让你在读的时候昏昏欲睡。

再加上保罗擅长在故事当中穿插寓意巧妙的小故事,反而让他的书本可读性趣味性都十分出色。

毋庸置疑,《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便是其一。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多年前在黄磊的《似水年华》里边,刘若英饰演的英,与黄磊饰演的文萌生爱意之前,这本书曾作为他们之间的一个媒介出现。

多年后,这个桥段已经成为文艺青年记忆深刻的心头好,而这本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爱欲与信仰的纠缠对话

《我在彼得拉河畔,哭泣》,文如其名,这是一个有关哲学的爱情故事,或者可以理解为有关爱情的哲学思考。

如果要我对这本书做一个整体评价,那大概就是:这是一本很短,却很厚的书。

短的是故事,整个故事跨度仅有七天。厚的依然是故事,书本结束但思绪不停歇。

...

故事是从一封信开始。

原本按部就班生活的主人公派拉,在某一天突然收到来自童年玩伴的信,此时的他已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天主教牧师,他邀请派拉来参加一场教堂活动。

作为一名出色的牧师,他走过很多地方,主持过无数的教会,甚至接下来不久,这个忠诚的信徒,即将成为一名更加受人瞩目的神圣牧师。

但在天主教的教义里,牧师是不能结婚生子的。

落入信仰与爱情的冲突之中的牧师,可以救世人,却救不了自己。

他邀请童年玩伴派拉来参加活动,象征意义上更是一场爱情的邀约。此刻他需要的不是真主,而是她。

于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年轻人,在十二年后再次相遇的一个星期内,感情随之复苏、酝酿、爆发,开始了一场爱欲信仰的纠缠与对话。

爱是一个陷阱

我们甘愿坠落

作者在女主派拉的心理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细腻的笔法让不安的情绪在笔尖跳动,清晰地复原了故事现场,让我们轻易感受到主人公的辗转难眠,欲罢不能。

派拉对于生活的态度,如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二十多年来一直待在小城里,对于未来的规划无非是——稳定的工作、老实的丈夫、一成不变的日子。

她觉得这样踏踏实实的安心,才是最为安全稳妥的生活。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活呢?在年轻牧师这里,派拉似乎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

随着故事的发展,伴着男主人公牧师的身份,书中开始大量出现关于宗教信仰的阐述。

作者用巧妙的笔触把这些部分处理得十分明了,在提出发问之后,并不着急去给出准确答案。他只是一再告诉我们要敢于追寻“生命的奇迹”,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女主派拉对于“爱”的态度。

在与牧师初见时的心动之后,派拉拒绝承认那是“爱”,因为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她感到害怕——这颠覆了她以往渴求稳定生活的念想。

派拉安慰自己没关系,过完这几天回到小城,一切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但她的内心隐隐不安,好像在渴望着什么。

牧师带她去参加从未体验过的教会活动,告诉她:“你必须冒险,只有当意想不到的事情真的发生,我们才会完全明白什么是‘生命的奇迹’。”

派拉终于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她逐渐去承认心底的“爱”,只不过依然止不住怀疑与担心,爱情当中患得患失的情绪在此处暴露无遗。

...

两人继续辗转各地去参加当地的朝圣活动,“生命的奇迹”也在这个过程中,借由牧师的另一番话得到了阐述:

“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刻,都有些原本应该发生却并未发生的事。神奇时刻总是在不为人察觉的时候到来,忽然之间,命运之手便改变了一切。”

是的,生命里其实很多事情本该发生,但在我们摇摆不定踌躇之间,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

在明白这一点之后,派拉终于鼓起勇气愿意为心里的“爱”去对抗周遭,全身心投入进这“爱”里。

此时派拉也已经发现,她自恃坚强的理性防线,在爱情洪水的冲击下,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爱就像一个水坝,一旦有了缝隙,哪怕只容涓滴水流流穿它,转瞬间,这股涓流却会迅速让整个水坝溃决,无人能阻挡大水的威力。”

文及此处,派拉早已从循规蹈矩的生活跌进爱的虚无云端。

而所有的这一切,作者似乎在一开始就已经告诉过我们:

“爱是一个陷阱。出现时,人们只看到它的光,却看不到它的影。”

内心的孩子

是连接生命的纽带

派拉在爱情里逐渐追寻到“生命奇迹”,乏善可陈的前半生终于燃烧起炙热的火焰。那对于我们而言,“生命的奇迹”该如何到来呢?

我在书中找到的答案之一是,倾听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以及“另外一个自己”。

...

“孩子”是连接生命的纽带,代表着我们纯真的初心,是感性的一面。“另一个自己”则立足现实,代表着自保与怯懦,是自私的一面。

“孩子”和“另一个自己”是彼此独立的存在,他们共存在我们的内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行动。

我们遇事时产生的矛盾心理,归根究底就是他们两个分歧的结果。而事情的结果,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作者无疑是告诉我们,从生命本质上讲,我们应当选择倾听“内心孩子”的想法。但事实上,在现实因素的干扰下,我们往往被“另一个自己”所支配。

结果便是,我们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本心,直至“孩子”的声音微弱不见。

只有那些极少数真正遵循孩子想法的人,才会在漫长的生命里发现蕴含其中的“神奇力量”。而被“另一个自己”所操控的人,只会越走越疲惫。

如同作者所说:我们不能重生。我们不能重新学会以儿时的纯真与热情去看待生命。

当我们忽略了内在的那个最单纯的自己,也意味着丢失了作为自我最独特的地方。

于是我们错过爱情,错过成为自己的可能。

我们寻找爱

却也害怕爱

在坦诚“爱”的存在之后,派拉并没有因此而安心。相反,就像多数沉溺爱河的人们一样,她开始变得患得患失,哪怕一丁点的小事,在爱人的眼睛里也会被无限放大。

...

一方面是派拉突然间放弃原有稳定的生活感到忐忑,也是对未知感到恐惧。

她害怕失去,总想抓住什么。

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氛围里,作者并没有着急去给我们灌输爱情的选择,他只是恰如其分地穿插了一个“打碎玻璃杯子”的小故事:

“一群人正在开会,如果其他人都注意到一个人即将把放在桌子上的茶杯撞落,所有人心里都会在瞬间变得非常紧张,甚至有过激的行为发生。

其实,后果一点都不严重,没有人会在乎一个杯子被打坏的损失,也没有人会认为由此而受到的刺激和惊吓是值得的。

但是,所有人都会紧张,犹如一点点狗屁传统被打破的时候。”

在这个观点里作者加入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固执的牧师们在看待被打破的传统的时候,总是这样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同样,在生活中、爱情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总是如履薄冰。爱人的情绪、他人的眼光,似乎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束缚着我们。

然而事实上,就如同打碎一个杯子一样,打破这些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真正的负面作用。

当你听到哐当一声的时候,不要怕,碎的仅仅是一只杯子而已,而你得到的却是一种全新的勇气和选择。

决定故事深度的不是时间

而是它燃烧的温度

仅就故事发生的时间而言,相较于常规几年乃至几十年跨度的小说,这本书确实是足够的短。

但在我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却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在过去短短几个小时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精神洗礼。

...

故事很短,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厚度:因为决定故事深度的绝不是时间,而是发生过程中所燃烧起火焰的温度。

如同我们看待一段感情的深厚,决不能用相识时间的长短去评价,同样该去感受情感火焰的热烈与否。

在文章的最后,派拉终于学会坦诚倾听自己的内心,新的爱情信仰在她心里重铸。而他也放弃成为更受瞩目的牧师,选择听从爱的指引。

不过,尽管作者一再倡导我们勇敢去爱,也不忘提醒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定是因为爱的存在,而非其他。爱是纯粹的,掺杂不了任何过多的负累。

值得品味的一点是,在我反复确认之后发现,书中的男主人公是没有名字,通篇只是用“他”“牧师”来指代。

也许作者是想告诉我们,“爱”是没有具体模样的,“她”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

最后,这本书的文字如同书名一样,是充满诗意的。这种诗意并不仅仅是词藻堆砌出来的美感,而是像诗一般,寥寥数笔便可击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曾有过这样的感悟经历,故事极有可能无法引起你的共鸣。

所以,一定要静下心,让我们的情绪跟着书里的派拉一起,在反思中前进,感受自己一步步地被吸引,再逐一推翻之前的自己。最终在成长中发现爱,同时又在爱中不断成长。

如同作者所说:倘若你放弃爱的权利,也意味着你放弃发现另一种自己的可能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