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数以万计的“跨境学童”都会通过深圳与香港之间的那个关口,从大陆的家前往香港上学,导演白雪的处女作《过春天 The Crossing》,就将镜头对准了这批“特殊学生”。
导演白雪将这种特殊身份的暧昧与青春期的暧昧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各大影评人纷纷给出“不一样的青春片”、“青春片2.0”的评价。

《过春天》海报
电影的色彩、构图、摄影的调度以及配乐的选择都可以说是上乘。青春配上绚丽的颜色,伴随着电子摇滚,可谓迷幻。
影片的主题如片名一样,度过春天,春天,也就是青春期。而英文名The Crossing又有十字路口的意思,这又解释了如何度过,选择。
片名也出现在了主角佩佩过马路的过程中。

《过春天》
过春天还有另一层意思。
众所周知,港澳的关税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一种来往于港澳与大陆之间的特殊职业“水客”,带货赚取跑腿费,和代购有点类似。
但“水客”更加的职业化,有组织有纪律。

《过春天》
过春天变成了水客之间的行话,意思就是海关顺利通过,货已送到。
电影也将这两个过春天巧妙结合。
佩佩就是一个“跨境学童”,而且还是一个单亲的“跨境学童”,爸爸在香港,妈妈在深圳。白天佩佩去深圳上学,晚上再回到妈妈身边睡觉,所谓的“单非”家庭。

《过春天》
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映射,但佩佩的家庭是完全割裂的。大陆与香港对于她而言,就像游手好闲的母亲和关系疏远的父亲。
在这个世界里,她,哪里都不属于,好像并没有家。

《过春天》
佩佩和学校好友Jo这两个从小在亚热带长大的女孩,从来没有见过雪,两人决定圣诞节一起去日本。

《过春天》
两个女孩在屋顶平台幻想着在日本的情景,赏雪、喝清酒、泡温泉,如此美妙。
所以,好喝是什么味道啊?

《过春天》
但佩佩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必须在短时间内凑够这一笔钱,贴手机膜卖手机壳、找亲父拿钱、餐厅当服务员。
但是,都太慢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Jo带着佩佩参加了一场聚会,认识了一些新朋友阿豪、四眼。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聚会中,佩佩也显得格格不入。

《过春天》
像往常一样,晚上跨上回深圳的列车,偶遇了被海关追逐的四眼,四眼把私货给了佩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款,来钱快又毫不费力,佩佩心动了。

《过春天》
在阿豪的引路下,误入歧途,佩佩加入了花姐的水客团体,很快便买到了去日本的机票。
但渐渐地,佩佩在“走水”这件事上做的游刃有余,变得更自信,也逐渐“喜欢”了这职业,她好像找到了归宿。

《过春天》
给花姐献计,带着黄毛、四眼二人乔装成学生游走于关口,也让佩佩更加的自豪。
身份逐渐被认同,这让她一次一次地铤而走险。

《过春天》
阿豪作为佩佩的引路人,另一方面也是闺蜜Joe的男友。
不能告诉Jo,“过春天”便逐渐成了两人之间的谜语,友爱、猜忌、暧昧开始在三个年轻人之间流窜。

《过春天》剧照
阿豪也将不同层面的“爱”给了这两个女孩。
Jo对于阿豪,我觉得只是情欲上的女友,而佩佩却跟阿豪有更多相似的地方。
阿豪表面光鲜,其实也和佩佩一样打着多份工,同样的身份地位也让两人关系更进一步。

《过春天》艺术照
阿豪带佩佩去了只有他独自才会前往的飞蛾山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香港。
阿豪也有梦想,成为香港之王。

《过春天》
上山顶这件事被Joe知道了,是我带你出来玩,长见识,你竟然抢我男朋友?
两姐妹谈崩了。但并没有影响到阿豪和佩佩的工作。

《过春天》
阿豪邀请佩佩一起干这一票大的,这里也贡献了全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片中最暧昧、荷尔蒙最浓烈的部分。
狭窄的空间里,二人在霓虹灯下,互相撩起衣服绑手机,你可以看到他们流着的汗水,听到他们紧张的喘息声,禁欲中又夹杂着欲望,青春又伴随着激情。
但谁都没有更进一步。

《过春天》
当然,想要过审,罪恶最终要走向正义。水客组织还是被条子端了。
影片的最后,我们不知道阿豪去了哪里,不知道佩佩和Jo有没有和好。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佩佩的春天,过了。
这就是佩佩的青春。

《过春天》
佩佩带着妈妈去了飞蛾山山顶。
香港下雪了,佩佩抓到了那似是而非的雪花。
佩佩释怀了,她长大了。

《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