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史载,袁军10万对曹操兵不满万。然而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袁绍,却惨遭失败。此战以后,曹操取代袁绍成为北方的统治者,北方形成新的政治格局。

很多人为袁绍可惜,认为偶然的失误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但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官渡之战并不是一次战役,而是分为几个阶段。

 起意

...

自然指的是袁绍。(在《官渡之战1:曹操是被“吓”大的》有详细介绍)

随着不断征战,袁术、孙坚、刘岱等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对手越来越少,势力渐强的发小曹操顺利成了他的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建安4年,袁绍败公孙攒占了幽州。后又东西扩地,坐拥冀州、幽州、青州、并州河北四州,地广兵强。此时的他,春风得意马蹄疾,过河灭曹,一统全国的心堪比101°的热水,沸腾不止。

但刚刚胜了公孙攒就攻曹,首席谋士田丰、沮授都是反对的,主张骚扰为主,避免硬碰硬,以定大事。

但袁绍急不可耐,自以为“以其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

打败曹操就像捏死一只蚂蚁。此时不捏,还等他长成大象不成?捏!袁绍决定了。决心特别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从建安四年3月想灭了曹操,直到建安五年2月,他才进兵黎阳,活脱脱一个光说不练。

倒是把曹操“吓”的不轻,各路防线准备停当,还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离开大本营把刘备打了个落花流水,而后火速返回。

序幕

...

(1)白马解围

建安五年2月,袁绍领大军进驻黎阳,其大将颜良围困曹操别将刘延于白马。如何解白马之围是曹操的第一个难题。

人少硬碰是不行的,所以这一仗,曹操基本按照谋士荀攸的计策,“分其势”,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假装要从延津渡河,暗地里集中优势兵力,轻骑行军,偷袭白马外围的袁军,速战速决。

曹胜。

(2)延津之战

曹操从白马带着老百姓撤退时,袁绍从黎阳渡河追击,在延津南又打了一次。这次靠的是曹操对人性的把握。

当时,对方有“五六千骑前后至”,而他们兵不过几百,还带着很多辎重。曹操是如何巧妙破敌的呢?

他令大家下马,把辎重放在路上,果不其然,袁兵看到地上的物品被成功勾引,不顾敌人而抢起财物来。这时,曹操上马带领大家从坡上冲下,“大破之”,还杀了袁绍一大将。

“绍军大震。”

曹二胜。

 官渡主力决战

...

遗憾的是,白马之败,没有使袁绍清醒一点,他从黎阳过河时仍盛气凌人。这时候的他,仍活在必胜的憧憬中。

延津失利后,他仍没撤军。但此时的他,估计是不甘心居多。雄赳赳而来,还没站稳就被打的两眼冒星,找不到北,怎么能忍下这口气?

越不甘心,失败了就越慌,心越慌,越听不得“失败”类的字眼,愈发刚愎自用,意气用事,然后就离失败更近了些。

若非如此,何至于后面完全智商不在线?但凡对的建议概不采纳,而错的则“从谏如流”。

没有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勇气,就只能接受成王败寇的结局了。

后来曹操主动撤军到官渡。

这是地理位置的考虑。因为官渡比较靠近许,缩短了防线和补给线,对自己更有利。

事实上,曹虽有两胜,但袁绍主力没有太大损伤。从八月-十月,两军对峙,依然是袁攻曹守的态势,曹操一度艰难。

“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乏食。”

没有粮食可是很要命的事。

《三国演义》里渲染之余,不忘借机黑曹一把,说他耍诡计,先让管粮官少发粮,群情激愤后,自己站出来大义凛然处决了粮官。我看到的倒不是他的诡计,而是处境之差他仍智商在线。如果告知实情,难免军心涣散,靠什么相持下去?杀一人赢得时间转机,虽心狠,却也见其决断魄力,--他从来不做因小失大的事。

情势艰难,一致曹操也想过撤军,写信给他的大谋士荀彧问意见。

荀彧回信,“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据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分析,当时若撤退,确实很危险,不仅官渡不守,许也难守。不管怎样,这封信使曹操坚定了死扛到底的决心。

而转机,就在他的坚持中到来了。

九月,袁绍数千辆军粮到官渡,曹操接受荀攸建议,派人截击,烧其辎重;十月,又有军粮一万多车运来,宿营在袁绍大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采纳叛袁而来的许攸,亲自率兵,火烧乌巢。

尤其第二次,火烧军粮,大将淳于琼被杀,还引发连锁反应,袁军大将张郃、高览降曹(这儿少不了郭嘉的“功劳”。他因计策失败怕袁绍责备,就反诬陷张郃、高览二人欲投降曹操,那二人袭击曹营本就失利,索性就真的降了)。

曹操大胜。

追究起来,虽然军中不可一日无粮草,但到底不算得伤筋动骨,袁绍若是心志坚定者,暂回河北,再次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尾声

...

但他终究不是心志坚强的那个,心理上的溃不成军、主动放弃是最致命的。

和儿子袁谭逃回河北后,袁绍不到一年便呕血而死。(对比下曹操攻吕布、张绣投降又叛还有赤壁之战逃往华容道时的狼狈和坚韧,打不跨的劲头,真是高下立分啊。)

但即使这样,也并不至于让袁氏集团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不幸的是,袁氏集团内部矛盾爆发,不同的大臣拥立不同的儿子。为争夺权力,他们一会联合抗曹,一会投靠曹操反击兄弟。曹操完全掌握了主动。

而这内乱的种子,恰恰是袁绍一手埋下的。

当时他派了两个儿子和侄子奔赴各地,却把小儿子留在身边。谋士们看出他属意于小儿子,劝谏却不听,以致大儿子、小儿子各起一派,祸起萧墙,葬送了好不容易攒下的袁氏基业。

建安十二年,袁氏集团彻底被消灭。

《三国演义》里曹操哭袁氏一节,真真让人叹惋。袁绍曾经优势那么多,声望那么高,号召力那么强,最后却落得全家死光光。

写在后面的话

...

归根结底,他性格上的缺陷是致命的:好高骛远又自命不凡,决策时不分轻重又刚愎自用,还有意志力薄弱。

曹操说他,“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在没遇到更强大的对手之前,他的优势是突出的,才能是卓越的,----足以遮掩性格上的缺陷。作为一个高官望族,和平日子里,这些缺陷看不去也并不那么要紧。

一旦面临瞬息万变的复杂局势,尤其对手是曹操这样富有超强判断力、行动力,做事实事求是,善于洞察意志力超强的人,他就悲剧了。

二人简略对比:

论个性:曹操是“少机警,有权数”;袁绍是“竖子不足与谋也!”

论判断与决策力:曹操是“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袁绍是“多谋少决,失在后事”。

论用人:曹操是“唯才是举”;袁绍是“唯名(气)任用”。

论气度:曹操对官渡之战中写降书给袁绍的人给予理解,书信付之一炬;袁绍则对苦苦劝阻其挥师南下的首席谋士沮授、田丰,说下狱就下狱,说撤职就撤职。

论知己知彼:曹操简直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袁绍眼里则只有自己的成功。

论出师正义性:汉帝在曹操的许昌,无疑拥有名义上的正义;袁绍攻许,则是不正义。

论对百姓的爱护: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徙白马军民,沿河往西撤退”(何兹全);袁绍是连年战争后,不留喘息机会,立马着手灭曹。

论意志力:曹操败走华容道何其狼狈,都时刻警惕士气,常常放声大笑;袁绍不过被烧了粮仓,大本营仍是在的,就忧愤呕血,一命呜呼。

也或许,是顺利的前半生害了他。

...

董卓这么残暴专横,酒宴上杀人取乐的主儿,独独对袁绍网开一面。酒宴上袁绍和他拔刀相向,但不仅活的好好的,还逃往渤海,被封了郡守。也有过为人忌惮遭人压制的时刻,但很快,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他毫无悬念的被推举为盟主,风光无二。

他一生最大的一次挫折,---也是最光荣的一次战绩,当属与公孙攒的幽州之争,连战数年。公孙攒最后退居坚固的易京,幻想“百楼不破”,被袁绍挖地道被了……

或许正是这些经历的叠加,让袁绍愈发自大,甚至产生一种错觉,管它懂不懂人性,听不听忠言,他总会有惊无险的。

其实,即便上述问题都存在,如果他能实事求是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事情未尝没有转机。就像田丰、沮授所建议的,避免硬碰硬,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然而他不听不进去啊!

看似偶然的失误,其实是其性格早已决定了的必然。

从理论上来说,关于领导者素质模型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是领导者素质先天论,即天生适合做领导,一是认为优秀的领导者可以经由后天学习而成就。

但无数管理实践证明:先天不足者的后天努力最多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而非“领导者”,而先天拥有领导者素质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往往与理论上的优秀领导者模型不谋而合。

一项调查发现,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毕业的学生,最终进入企业成为管理者的比例都不到20%。。

这个研究结果和生活中很多人的疑问看似相反其实是同一个答案,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领导者并不是学管理的,但却能把一个公司管理的和很好?”

答:因为“领导者”的基因一直存在他们的骨子里,适当的时机才能被激励、激发出来。看起来仿佛是学习而获得,其实学习只是外因,有没有领导者的潜质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