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动物园,有一只大象,它他妈整天就坐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那,然后好多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要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

——《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的长片处女作,在创作环境压力下完成度依然很高,为近年来国内电影最生猛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身边的各种人都在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但是很少有人像满洲里动物园里的大象一样,就在那坐着,不去理会周围的东西。但毕竟“大象”是胡波极端理想化的东西,大象无形,我们无法冲破生活模式的束缚。

在角色的设置上,涵盖了人生的三阶段:青年,中年,老年。开头的剪辑就直接引出四个不同的人物,引出四个不同的故事线和“大象”的主题。直接奠定暗色调的主题,不难看出,胡波在音效方面没有很精致的处理,镜头写实,带来的真实感尤为强烈。所以我把《大象席地而坐》归为杨德昌的电影,把所谓的美好的一层层剥开,露出生活真实的丑与恶,与杨德昌一样的批判视角,杨德昌理性,胡波站在阴影面,他的作品是无望而不是希望。四条故事线在片中引发,散开,最后聚拢,剩下来的三个人乘上去往满洲里的车,我们最后在夜晚远景中,听到了大象的鸣叫。

他们要去满洲里看大象,其实那里并没有大象,就像猴子笼里面没有猴子。

《大象席地而坐》是个有到无的过程,韦布信任朋友,错使于帅跌下楼,自己带着球杆逃亡,但是朋友真的偷了手机,信任崩塌。黄玲喜欢教导主任,其实是喜欢上了魔鬼,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前途就丢掉她。于成要为弟弟复仇,但最终在面对韦布时,选择了让他去满洲里。老人的儿女为孩子上学要送他去养老院,狗被咬死却被大狗主人反咬一口,被混混盯上,于是老人决定带孙女去他当年当兵的地方:满洲里。朋友信任间的崩塌,亲情的离散,人性的复杂。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会一直痛苦,换个地方也会一直痛苦。他们都有原本的生活,但他们最终都失去了原本的生活,阴暗的一面原形毕露,于是他们去满洲里。

长达四小时的影片,像杨德昌《恐怖分子》多线并进,说教式风格的对白,人物在不断碰壁中探索成长,半开放式的结局。杨德昌的枪声和胡波的大象叫声亦真亦假,带来的是长久的震撼,大象的鸣叫穿透画面,直指人心,压抑了近四个小时终于有了这一声鸣叫,人物内心沉积多时的情感得到释放。

胡波的作品在生活的绝望中带有像“大象”这种不存在的渴望,乌托邦式的幻想。《大象席地而坐》之后有一些问题:我们在生活中能不能去找大象?我们可以做大象吗?如果可以,我们怎么逃离?
胡波的离世是对疑惑者问题最好的解决,他提出了大象,却没能挺过去满洲里看大象的过程。《大象席地而坐》被金马奖认可是对不认可胡波的人的有力回击。它是18年的一道幻影,闪耀之后便随胡波的离世而陨落,其实,我们永远看不到大象,但是可以听到大象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