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看来,你只是心血来潮地在某个时间点,养了一只宠物。”

“而其实是那个时刻的你,已经处于某种情绪的边缘,一切即将崩溃,是那只‘宠物’的出现和陪伴,才拯救了那个时间的你。”

在知乎宠物类的一个问题下,一个匿名答主如是答道。

在很多情况下,宠物与主人之间的情感并不是单向的宠爱,而是双向的救赎与依赖。因为现代人太容易受到孤独的侵袭,就像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道:“你知道吗,人在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而在这个时刻,倘若相依为命,便不凄凉。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讲述的就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即使向生而死,也要献上我最真诚的陪伴与爱意。

...

命定的邂逅


对于漫画家小岛麻子来说,这个截稿日同往常一样匆忙疲惫。

送走了通宵工作的编辑和助手,她为自己的猫准备好了食物后安然入睡。但等她醒来时,陪伴她多年的猫咪萨巴已然死去。

她的编辑朋友大森非常担心郁郁寡欢的小岛,于是带她去公园散心。在公园里,小岛感受着阳光的澄澈与温暖,倾听着路人细碎的闲聊,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闲适模样,逐渐被治愈的小岛终于“像是活过来的样子”。

而命运的邂逅,也在这时发生了。

她注意到了一个年老的流浪汉和他怀中的,小小的,可爱的猫咪。

...

仿佛是有魔力般,患有轻微社交恐惧症的小岛总是会不自觉跟在流浪汉的附近,偷偷看着他怀中的猫咪。

终于有一天,他们坐在长凳上,“天气转暖了呢。”两人开始慢慢熟稔起来。

不久后,在公园中散步的小岛发现了被放在树旁边的猫咪。她欣喜的抱着猫咪,迅速跑去了宠物医院带它治病,却在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流浪汉。

“你可以代替我照顾它吗?从刚见面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想,希望你能收留它。”

“但是,我看你们关系非常好……”

“嗯,但是,它不能和我在一起。”

“那天,你和它的目光对上了吧。你应该是需要这只猫的。”

...

小岛为它取名“咕咕”,在咕咕的陪伴下,小岛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和温馨。

她在助手小南的建议下出门占卜,结识了占卜师三宅,并按照占卜提示乘坐电车到陌生的地方。在那里,小岛碰到了可爱的“海猫”小男孩,也结识了沙滩旁正在观察鸟类的小酒馆店主父子。

“我虽然一直在这里,但是那片沙滩却是连接整个世界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的鸟类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然后又飞往世界各地。”虽然日常生活中的争执分歧难以避免,但深爱着彼此的他们觉得,这样就足够幸福了。

与此同时,小岛从粉丝来信中发现了中学同学石川莉奈的信件,沉睡多年的记忆苏醒了。

当时,石川莉奈的身边似乎有很多朋友,而小岛麻子总是独来独往。直到有一天,石川走到了天台眺望着楼下,被对面的小岛发觉。小岛将她绘入画中,石川也发现了她,心意相通的二人成为了挚友,连相遇时展露出的羞涩微笑,仿佛也带着两人共同分享的甜面包气息。即使后来两人因为种种原因有所疏远,但在多年后再次碰面时,依然会露出像当年一样柔软的笑容。

...

日子就这样温暖又柔和地度过,小岛收养了很多只猫咪。

《咕咕是一只猫》获得了漫画文化奖,陪伴她十五年的咕咕却已年迈,最终在颁奖的几天前寿终正寝。独自参加颁奖典礼的小岛,发现自己曾经的助手和编辑都已经有了新的社交圈。她想了很多,想到小时候被鼓励绘画的自己,高中时害羞内敛的自己,工作后有萨巴和咕咕陪伴的自己。

...

她想了很久。直到回家后,看着簇拥在门口欢迎她回家的猫咪们,小岛终于笑了出来:“我回来了。”

...

陪伴与离开


《咕咕是一只猫》是一个非常温暖又深情的故事。它其实讲述的不只是一只猫的故事。或者说,比起猫咪,影片中着墨更多的是她的主人小岛麻子的故事,猫咪只是静静地陪伴着她。但有的时候,比起高声大气地嬉笑与喧闹,我们更钟意的可能就是这样温暖柔软的存在。

对于很多宠物来说,主人的生命真的很长很久,它们即使竭尽全力,也只能在主人的人生里,占据那一瞬的光阴。在故事的开端,小岛送走了陪伴她多年的萨巴,而在影片的结尾,小岛也陪伴咕咕到了生命的尽头。

主人对于宠物来说,像是守护神般无所不能。但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它们拯救了高楼上的我们,我们付出了一部分关注与爱意,却得到了全心全意的信赖。它们陪伴着我们走过那些灰暗的毫无生机的日子,倾听我们深夜时抽噎的倾诉与饮泣,像个暖洋洋的小太阳般,驱散那片藏在黑暗中的孤独,一心一意地为我们发光发热。就像故事中的小岛一样,萨巴走后有咕咕来治愈她的生活,而当咕咕走后,“没事的,其他的猫会学咕咕的动作,学它的叫声来安慰我。”

...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宠物死后,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不见踪影,也会在心中立起一座小小的墓碑。有的时候也会幻想,它们只不过是换了个居所,而一直保存在主人的心里,就像《哈利·波特》中的念出“呼神护卫”后的银色守护神,仿佛我们只要在心中念出它们的名字,就能够在梦中再次相见。

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注定无法回避死亡,悲哀的不仅有离去的生命,还有被迫留下的一方。但生老病死原本就是世间的常态。影片中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有主角所深爱的猫咪死去,又有新的猫咪到来。彼处将死,此处已生,颇有种生命循环的意味。

周国平在《守望的距离》中写道:“一个人若能看穿寿命的无畏,他也就尽其所能地获得了对死亡的自由,他也许仍畏惧形而上意义的死,即寂灭和虚无,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死,即由疾病或灾祸造成的他的具体的死,他已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恐惧之感。”

相比萨巴,面对咕咕的死,小岛平静了很多。我们难道能说是她对咕咕的爱不如对萨巴的多吗?小岛只不过是明白了死亡也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她所爱的猫咪,会一直留在她的心中。

真实的烟火气与真诚的共情


《咕咕是一只猫》篇幅很短,第一季仅有四集,后来的续篇也只有五集。但就在这短短几集中,却让我们觉得真的陪着咕咕和小岛走过了平实温馨的十几年。

剧中营造的生活场景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

小岛和大森散步的文化公园,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最随处可见的普通公园;

在过道摆着小摊的商贩向路人热情的兜售着形形色色的物件;

牵着狗狗出来散步的女子坐在石凳上听着悠扬的小提琴曲;

沐浴在阳光中的老人们一边下棋一边闲聊,旁边还停了几辆自行车……

这种真实感,让观众一下子沉浸到了那个有着啁啾鸟鸣声的公园,不知不觉中站到了小岛的身旁,和她一起偷偷窥探那只可爱的小猫。当她抱起猫咪时,露出微笑的除了她自己,还有我们。

...

这种真实的生活所渲染出的生机勃勃的气氛,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我们的共情能力,哭也好,笑也罢,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这也正是治愈系影片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

因此,即使有时我们明知这只是主角的一时幻想或梦境,却也会情不自禁地动容。正如在影片的末尾,颁奖礼后独自回家的小岛,走到了当时和老人相遇的公园。她坐在长凳上,旁边仿佛还有着老人的身影。

“为什么要把它给我呢?”

“我给它取了咕咕的名字,本想更早的告诉您的。”

“是GOOD GOOD的咕咕。”

“我……不怎么明白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知道……继续这样活下去好不好。”

小岛转过头,看见了萨巴和咕咕,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

只是很快,它们和老人一同消失了。

...

我们都明白,这只是她的想象。但是我们的眼泪,却也一同掉落下来了啊。

除却扣人心弦的情节,很多地方富有深意的设置也使得影片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比如小岛失去萨巴后去散步时,路人拉的小提琴曲正是肖邦练习曲《离别》;

再比如,小岛第一次看到对面楼顶的石川时,传来的音乐是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稣,我们仰望的喜悦)。

这些暗藏的精巧设定,我们不知道也无伤大雅。但当我们了解过后,体味到的情感却会更加的深沉。

当这些美好的细致的因素被精心融合到一起,再加上几只可爱的猫咪,能够使那么多人沉浸到这部短短的日剧中甚至潸然泪下,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