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某天,表姐第N次告诉我她真的下定决心要开始减肥了,对于她的这段比长征还艰难的减肥之路,我已然学会不置可否,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场景,我想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不过往后的日子里她倒是出乎我意料一股脑地钻研她的减肥计划,还特地关注了一些减肥达人,学着自己制作减肥餐。

减肥的时候,我们总说要少食多餐,这样才是比较健康的吃法。而且减肥期间吃东西也是要讲究健康、营养、均衡搭配的,那些高热量的食物、制作方法都不可以接触,甚至要全部戒掉。即便如此,在看过那些所谓的减肥餐后,我依然觉得,这些精心制作出来的食物是十分丰盛、精美的,甚至比许多不需要减肥的人吃的更丰盛。

...

...

...

...

...

...

...

...

其实关于人们每日要进食多少餐,似乎并不能用“一日三餐”来规定,追溯中国关于每日进食次数的历史变化与发展,我们会发现这其中也涉及到天时地利的因素。

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植物的种子和围猎为生,由于效率低下,这样的方式只能勉强维持生存,这个时期的人们基本是找到什么吃什么、肚子饿了就吃,没有食物时就只能忍受饥饿。随着人类的定居,生活方式由采集、围猎进化成农耕,人们的生活才开始有了计划性。

...

在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当时的农业并不发达,百姓能生产的粮食有限,即使是吃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

《论语》上说:食不时不食,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这是一种越礼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特别的犒赏。《史记·项羽本纪》上就提到过,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汉代以后,皇室食四餐,诸侯食三餐,百姓食两餐,直到宋朝以后,百姓才开始有了三餐。并且,三餐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开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上说:“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用过飧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我想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来说,“一日三餐”是在当时的农业社会里最合理、高效的定时进餐制。

今天我们再讨论一日三餐,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其实也是遵循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日三餐”制结合了现代营养学的观念所总结出来的。

1992年时,美国农业部公布了“食物指南金字塔”图表,指导美国人从均衡饮食中摄取营养的最佳图形,为了绘制这个图表,美国农业部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耗资上百万美元,并且经过了多次的测试。在美国成功推广了这份图表后,中国营养学会也提出了相应的食物指南,将其称为“4+1营养金字塔”,既在每日膳食中要包括:粮食、豆类;蔬菜水果;奶或奶制品;禽、肉、鱼、蛋这四类食物,适当的增加盐、油、糖。

...

...

在今天的社会中,其实我们从未停下追寻健康饮食的脚步。许多人定时一日三餐,将食物制作得健康、精美、可口,并且在持续地坚持着,当然这也是需要我们花费一些时间的。所以在现实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正常、规律的饮食。

许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所能维持的正常、丰盛的“一日三餐”,只能止步于学生时代,我现在所能回想起来的,符合营养标准的“一日三餐”,还是从前每天可以回到家里,有父母为自己做饭的时候,也只有他们会在乎我们是否吃的营养。在学校的食堂里,有的时候为了赶时间,我们经常是匆匆忙忙地便吃完了一餐。工作后,更多的事情占据了我们的时间,这个时候的“一日三餐”通常是应付一顿便了事了,我们将吃饭的各种成本压缩到最低,自然也无法追求其营养与平衡,甚至后来的我们也在逐步地远离那个所谓的“营养金字塔”。

“做饭一小时,吃饭十分钟,你愿意吗?”

“我还是去点个外卖吧……”

“你每天都要吃点粗粮,吃点奶制品,吃点蛋白质高的肉类,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做到吗?”

“我还是吃点维生素吧……”

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也许是因为怕麻烦,也许是我们对吃的东西不讲究,许多时候,我们对于一日三餐总会产生一种应付的态度,也无法保证自己每天都可以按照“营养金字塔”的标准来吃东西。然而对于那样规律健康的饮食生活,我们又是无限向往的。

所以许多时候人们总会寄情于一些吃播、美食纪录片,观看美食博主分享各种美食、欣赏那些制作美食的过程,在镜头的那边,他们过上了我们羡慕的随心所欲却又自律健康的生活,晨起一杯鲜榨橙汁,一份松软可口的烤土司,早餐过后,一杯香茗,一本好书,度过一个充实的上午。中午肚子饿了,做一份蔬菜沙拉配上一小块香煎龙利鱼,如果想吃的饱些,还可以来点肉酱意面。午后的静谧时光让人有些慵懒,可以泡一杯手磨咖啡,放一碟西式点心在身旁,然后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晚上不宜多食,可以做些水果沙拉和低脂三文治。三时三餐,便是美好的一天。

...

...

而守在镜头外的我们此时也许正经历了疲惫的一天,正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正饿着肚子,手边还放着一份刚泡好的泡面。此时的我们,只是在经历着大多数人每天要过得朝九晚五的生活,不过这样的生活或许也在演变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确切的说,是我们特有的饮食文化。

我们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一日三餐,一部分人,选择少食多餐的生活,是为了健康,一部分人,是为了接受更多属于生活的烟火气。有些人,将食物的烹饪方式化繁为简,水煮、清蒸,少油少盐,追求品质,不谈数量。有些人,则喜欢重口的食物,讲求味蕾的爽快与刺激。尤其是处在都市里的年轻人,这里的深夜,仍旧人声鼎沸,食物的香气中,推杯换盏间,人们不止在进食一天的第四餐——宵夜,也在诉说着各自的悲欢离合。

...


2017年时,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在上映后恶评一片,毫无悬念地扑街了。究其原因,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导演强行将日版里的饮食文化,复制进了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人有自己的饮食风格,自然无法与日版的剧情产生共鸣。

...

尽管我们知道晚睡、宵夜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可我们仍旧在不断地拓展中国人自己的宵夜圈子:烤串、小龙虾、烤鱼、考生蚝、毛豆、鸭脖、凉菜、花生、啤酒、炒粉……我们的第四餐,不在小酒馆,在路边的小推车,楼下不远的大排档,人气爆棚的烧烤店,手机上的一份外卖下单里,这样的夜生活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饮食方式。

宋人《梦粱录》记载:除夕,内司意思局进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饯、糖饯等品。“消夜”雅称“宵夜”,这名号古已有之。今天的我们,不仅是“宵夜”推动者,更是它的享用者。

...

深夜,朋友圈的几张美食图,我们吃着是“罪恶”,别人看着叫“放毒”。我们的第四餐,吃得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正式,这似乎也是属于人们的一种解压方式。

许多时候,我们都在长时间地进行一场规律的生活运转,三点一线,不变的场所,不变的工作内容,不变的交通工具,不变的人,不变的自己……没有远方的田野,没有新鲜的事物,自然也得不到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形形色色的市井故事。所以,我们总愿意让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有一样东西得以不断地变化,比如:我们日常的一日三餐可以丰富多彩一点,时常变化一下;尽管白天不属于我们,但是夜晚我们也要有点自己的夜生活。这个时候,宵夜不仅仅只是作为食物的存在,它更像是一种治愈物。

...

去年我看了一部关于“撸串”的纪录片《人生一串》,导演将镜头对准了烧烤摊子,拍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深夜食堂”。这部美食类的纪录片没有选择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精致美食,而是选择人们生活中最平凡可见的街边宵夜。没有专业的点评说教,却让人觉得亲切真实,从中也可以看见自己在生活里的样子。

...

我们在镜头的引荐下,去探索街头巷尾的另一种饕餮盛宴,在烟熏火燎中,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响,经验老道的烧烤师傅用独门的酱料,上好的食材,恰到好处的火候赋予了烤串灵魂。而吃串的客人们不仅仅只是来大快朵颐一番,更是用这样不需任何仪式感的方式,与三五好友,配上几罐啤酒,体验这种最平凡的人间美味。

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各自在不同的土地上繁衍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口味。在广东湛江,人们利用自己的海产优势做出了自己的宵夜——烤生蚝,鲜嫩多汁的生蚝肉上配着蒜蓉、剁椒等调料,味道鲜美。在新疆尉梨,罗布人始终传承祖辈的烤全羊工序,使其香酥可口,外焦里嫩。在甘肃兰州,人们用正宗的羯羊肉,取其后腿肉的部分,用“两瘦夹一肥”的串法,猛火烧烤,这样的烤肉串,既无膻味,又肉质鲜嫩。在东北,则讲究重油重辣,增加食材烤出来的鲜重感,让人念念不忘,流连忘返。

...

...

在烧烤宵夜的背后,我们寻找的不仅是那些最野最刺激的美食,更是所处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地道风味,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各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经历。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家长里短,我们所有的五味杂陈的心情最后汇聚于一顿宵夜上。不论白天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心事,在我们撸着串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人在意自己的举止是否优雅,进食是否得体,酣畅淋漓地吃着宵夜才不枉这一刻的放肆狂欢。

有人说:看见生活中的烟火气,才觉得当下是真实的。《人生一串》中,东北的一家烧烤店店主白手起家,从路边的烧烤摊到自家的烧烤店,成就了一番家业。他在镜头前幽默地问道:老妹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黑吗?而后又认真的说了一句: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看似荒诞的自问自答,却蕴含着人到中年的通透豁达,那些饱经风霜的生活,我们曾经历经的沧桑,后来都成了自己的底气和引以为傲的奋斗历程。

...

其实生活本就如此,哪有那么多深情说教,烂俗狗血,我们只是在灯火阑珊处各自过着平凡的生活,只是少了这些烟火气,人生就真的是一场孤独的旅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