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在宣传初期被定位为诺兰的“Event Film”,后来影片上映后没有显得特别“重磅”,倒是成为了记录诺兰电影口碑滑铁卢的“大事件”。

...

这片儿有些问题是很明白的:诺兰一向的失能调度、剪辑换人导致的电影语言的平庸,还有经常被批评的“人物是念白机器”“非人性”等电影特质(这点我一直看不大出来,有机会花些时间探讨一下)。

另有一些问题是有点儿模糊的,我暂时不能说它绝对错了,但是我意识到我打心里对一部分批驳不认同,索性姑且尝试一下反驳一部分指责。

对影片存在合理性的指责

很多人发现了片中的”BUG”,比如“远古时期就存在的子弹孔”,“只存在一秒的高楼”等,再具体地说,《信条》的概念中能与正常认知接轨的部分是“接触”、“触碰”,反常的是“损伤”、“破坏”的过程,比较明显的就是男主在影片后半程中要带凯特进入转换机前胳膊上凭空出现的伤口(自己捅自己造成的),以及尼尔生命的最后时分:在算法安装的堡垒内部,从正向看,死亡的尼尔起身

...

-子弹击中尼尔-尼尔头盔复原-尼尔复活并把锁打开

...

-男主和艾弗斯进门-尼尔把门锁上倒退回去

...

,从反向看也就是尼尔视角看,尼尔先看到门内三人缠斗-尼尔把门打开-男主和艾弗斯退回门外-尼尔把自己锁在门内-尼尔挡在敌人瓦克夫和男主之间-尼尔头部出现子弹(最反常的地方)-子弹冲出尼尔头颅回到瓦克夫枪里,尼尔死在反向运行的时间里,在正向来看尼尔的尸体在古早时就存在于堡垒里。

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条》设置的这个正逆向沿时间运动的概念完全背离现实逻辑,里面的景象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信条》就是一部BUG贯穿全片的无意义烂片。

我个人是不大同意这个看法的。科幻片的一个核心就是幻想,而幻想中的景观,与现实,或者说绝对真实的客观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距离,不过有的距离看起来是可行走的、可被消磨的,有的距离则完全属于不可接触的。《信条》应该属于后者,它的构想基本建立于一个不可能的基础上——我感觉这正是它有意思的地方。这个概念中的原理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但是故事发生场景套进了现实世界,且故事在影片的设定中来看是可运行的,奇观的展示就有了与正常认知能够接轨的成分,同时给反常的奇观预置了一个冲击观看者感受的时机。

包括所谓的BUG方面,”破坏”过程反常,反向的破坏就是复原,两套相反的时间运转机制形成了建立与消亡的矛盾,种种,我确实感觉纠结琢磨这些矛盾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信条》把一些需要审视的悖论摆在了明面上,它的构想比单看起来要大胆:先不考虑景象是否可能存在,尽管试验如果景观出现会是什么样子。它展示的是参考系的碰撞,我们还有机会看见不同系统的人物在竞争物体控制权的冲突,我是觉着这种场景要是只能限于在想象里演示多少有些遗憾,而且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设定在现实中没有发生的可能或执行时会出现BUG就彻底否定其可视化的意义,这也是很令人沮丧的。以概率上的虚无来否定影像制造,一直以来被强调的“幻想”就被摆到了一个随时会被指控的低位次,其展望性会也被人的意志自我否定式地取消赋义。

对于理解难度的指责

这项话题涉及到观看方式的差异,但以下讲到的看法使用的思维方式方向基本相反,所以提前说一下:下文中我对两种观看方式的讨论观感可能很奇怪,不仅精分,而且杠精#-#

(1)《信条》比较明显的观看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很多人习惯看诺兰电影的看法,就是不断让大脑运转理解每个剧情点发生了什么,另一种我稍后说到。

很多人显然是用第一种观看方式看的,我明白这次诺兰电影的故事情节理解难度确实加大了,很多人在观看过程中比以前看诺兰的片子时更跟不上思路了,尤其是在作为剧情对称点的追车戏段落。不过我在观察豆友们对部片子的反应的时,尽管能理解各位对”看不懂”这种体验感到不适,但是对这方面的批评确实感到有些不解:所谓“复杂”、“难懂”、“解谜性”,真的是完完全全的缺点吗?(仅指情节上的难理解,我把诺兰饱受诟病的辣鸡调度和影片中剪辑失误以致于误导观众的部分划进影片客观存在的缺陷,不属于这里讨论的”难懂“”解谜性”等部分)

我将此理解为是影片的某种属性、是影片整体的一部分,虽然我其实更倾向于将此视为一个优点: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有比较大的一部分来自于悬念、那些待审视的文本,还有除文字以外同时纳括信息的声画。电影本身内容的信息量的庞大或信息呈现方式的隐秘,是一层次悬念叠加或嵌套又一层次悬念的的体现,这其实深化了影像的可探索性和接收观看者注视的能力。电影设置“谜题”的部分,可以与观看者的好奇心形成互动(不过这对观影者提出了“耐心”的要求,观众需要与电影配合才可以使谜题功能奏效),引导观看者深入电影谜题预留出的探索空间来窥探影像架构,影片文本表现上的留白与看者经过观察得来的理解或想象互补。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在电影中设置需要更多观察来理解的内容,得到的是一个理想的发出者-接受者模型,相互作用的两方互为补充。(不过也像我刚刚提到的,观影者接受影片提出的耐心要求是理想模型建立的前提,这又关系到另一个问题:提出某种要求的,甚至可以算苛刻的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我个人目前形成的观念对这种电影持肯定态度。其实好像每部影片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某种“要求”,它既定的形态、风格如果要达到被鉴赏的结果必然需要观众有对影片风格、内在元素有接受、乐于接受的能力。这还是一个涉及私人喜好与被欣赏物契合度的问题,落点依然在人。不过如果电影提出的要求没有设置在人身上,而是类似放映介质之类的东西,兴许电影的价值评价就有一大部分需要商榷了。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ASYLUM厂子[代表作《环大西洋》《敦刻尔克行动》等的那个屑厂]做的电影,它的电影不要求任何人认真欣赏,其对观众的要求只有让他们受骗、掏钱、犯恶心,本质是要求有人给山寨碟花钱,关键点在钱上,这种电影在制作简陋的同时不尊重任何人,连其创作者都不能算是创作者,而是生产可盈利的音像垃圾的工人,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客观上的“烂片”。)

电影是个艺术体式,但在影院这种不可割舍的影片呈现场所存在的语境下很多时候人们会把电影(更准确地说是欣赏电影的机会)当做商品(没有否定这个观念,对我来说出于欣赏目的的消费当然无可厚非),不同人购买思路是不同的,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难理解”破坏了观影体验,认为一部电影是差劲的。特别怀疑这个判断影片好坏思路正确性,我怎么也不觉得难以看懂的电影是不该进入影院的。而且在以前已经出现不少其魅力在于有理解难度的电影了,我觉得我举出其中任何一例都会有人说“为了写诺兰搬出xxx的例子来也太看得起他了”,设置理解难度不该是个错误,以前不应该,现在也不应该。

(2)另一种观看方式:就放轻松跟看平常大片一样,接近于”不带脑子”的看法,更注意接收信息,而不是处理、反思信息,来获得浅理解,你照这个看法看可能会发现这片儿还挺真好理解的。说实话,我全片看下来直观感受是《信条》表达直接,觉得诺兰根本没有刻意让这部片子难懂,完全不同于很多人认为的诺兰使劲把这部电影搞得晦涩。

毕竟这片概括起来就很简单(大框架甚至接近于“俗套”):两只好基友国际间谍携手漂亮女巨人共同击败想要毁灭世界的家暴男屑反派——只不过情节包含的信息量大(从批判的角度来说这个叫“信息过载”)、关联性强。

再找这种“难懂”的根源,其实只是传送装置允许角色正逆向沿时间行动这个设定带来的客观影响,影片的呈现的方式还是坦率的,这部还是有很多原理解说和规则提示。

...

...

...

...

...

...

...

...

...

...

诺兰肯定没在给观众上课,他就是给出几个规律然后让咱瞅瞅他可视化的想象(理科生观众也没必要嘲笑文科观众看不懂啥的,诺兰就一亲民导演,大概念都用人话说清楚了,不分知识水平受众,看电影还分个锤子文理科)。

而且《信条》比诺兰之前的很多作品看起来都要“直”一些(不确定是不是拉梅剪辑工作的影响还是明确的正派反派派设置使情节分配很清晰的缘故),不同人物经历的情节穿插呈现的段落只在审讯戏和最后一场战斗小有表现,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跟随主人翁的视角来表现情节,这种基本上按照单线程处理的方式已经简化理解思路了。包括由于詹妮弗·拉梅很关注人物表情,为了突出人物在情节发生的各个环节的反应,片中有不少段落剪辑点较碎,同时人物台词讲得也很直白,所以人物的情绪和情节是直给的,观看时积极接受信息就很容易由情节转折点切入来获得大框架的理解。

对平衡理解程度和喜爱与否的指责

我不太赞成那种说“都看不懂你还打五星”的谴责,先假设打五星、给好评的人大多都是单纯出于真心的喜欢 不是不带主见地盲目吹捧(我是确实喜欢而且我姑且自大地认为我”看懂”了),那我觉得就算没看懂也不会妨碍人喜欢它,喜爱、偏好是很多人的评价标准,而很多人的喜爱、偏好一大部分来自于理解以外的范畴,不理解和正面评价没有冲突,对自己还没透彻理解的东西做出肯定也就无可厚非,更何况所谓“‘懂’‘理解’一部作品”向来就是个伪命题。

我们经常在反复观看某部作品时试图从中提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而生成自己“看懂”的一种印象,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理解”中有比例不小的“误读”,我们又很少能看见有导演说“俺拍这片子是想表达啥啥啥blah blah blah……俺没想表达恁想的这个东西,宁过度解读了哈……”所以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失去对影片一部分内涵的把握。

或者可以把电影理解空间的整体大致归到两个小范围,一为创作者之思,一为跳脱于创作者意识而存在、衍生出的电影自身的新意识。

创作者规划影像内容,放进主动的表达,而影像在物质上被完成、固定后,其新意识会对作者设置的文本进行超越;同时观影者受自己与拍电影的人在经历或心理方面上无法消除的距离阻挡,其在尝试对电影进行理解时无法完全遵循创作者的思路,而且要知道,电影意识自由发散时我们的理解方向也不会受影像文本限制,我们会采用我们自己私人的、各异的的经验和观念去理解影片,出现不同的“误读”。所以“彻底的理解”也是也是一个基本没有可能存在的概念。,纠结看没看懂和喜不喜欢也没什么意义了。(好事是我们可以不认为“误读”是误读,干脆包容地将此当做一个无可指摘的理解方向、看作我们抓住了电影更深层面的含义,促使观看和被观看的两个语系合作以达成影像至于艺术的多解性)

彻底越界的指责

现在是所谓简中互联网时代,“夹带私货”“屁股歪”等等垃圾词汇已经够让我恶心的了,现在在表达个人好恶的领域中又出现破烂语言现象,开始流行一种特别恶劣的贬低观念总是以“舔屎”作比。有人讨厌一个作品,觉得某个作品是屎,就形容喜欢、赞扬这个作品的人是“舔屎”。

你要是单说某个他讨厌的东西是屎,没关系,你就是对这个事物很有情绪而已,把它往好了捧还是往坏了贬随你,这是你的想法、判断,能理解。

可是这种讨厌如果非要通过侮辱喜欢它的人来表达就很会丑陋。本来你讨厌你的,我喜欢我的,互不侵犯就好,非嘴贱把私人喜好划定成让人受辱的本因。写到这段也不想拘谨地用词了,你以为给群体粗暴地定性就能说明你判断有力、思维敏捷,但这不是敏捷,而是浮躁,可能还是啥b。偏见是一种认知捷径,但其根源是情绪和直觉,你的情绪和直觉令人讶异地指向了“舔屎”。

我认同的批评

《信条》剧情设置的TENET形结构是精巧的,但在“艺术感”上有一定程度弱化,这从视听风格来看很明显。诺兰的精力在这部里更集中于动作场面,路德维希的音乐也显然有直白的挑逗观众感官的目的。就单从视听方面来看,这部的实验性谈不上强,倒是同意IGN的说法,这是诺兰最保守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有诺兰风格的、有观赏性(对于我这个低端影迷来说),但是更他奶奶简单粗暴的爽片(此处diss一波B站批小将,看着IGN给他们讨厌的TLOU2打了10分就觉着心灵受创,连IGN媒体会评电影都不知道就瞎骂IGN评《信条》是”蹭热度“”不要脸”,真啥b)

《信条》不及诺兰以前大多数电影一样受欢迎还有一点很直接的原因,而且这是显而易见的:《信条》明显不如诺兰之前多数电影给人留下的印象倾向于”震撼”。更直白地说,这片儿在情感上不够动人。

原因之一可能是风格上的庸常,配乐和剪辑换人导致这一部是我在上文所说的一类“爽片”,影片很大程度上是在以表现刺激的方式进行,抒情成分少之又少。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剧情的特殊设定,主角没有背景信息、没有提供名字、是一个安放观众视角的留白认知模型,不像柯布、库珀、乃至布鲁斯·韦恩有清晰的背景信息和人际关系展示。且主角在剧情行进过程中一直在与和自己在过去没有交集的人相遇、一直处于求知阶段,情感绝大部分集中于疑惑这种来自理性的疑问心理,不像库珀等人甚至是敦刻尔克的士兵面对的情绪集中于思念、伤感、恐惧这类感性的心理反应,影片除了可以稍稍利用一下高妹的角色表现一些感情,几乎没有其他机会去铺设在《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片中常见的情感发散点。

再细想又感觉诺兰可能没把这个概念的利用率提到最高,比如说可以放弃正邪对立的套路来讲一个立意点更高的故事,或者奇观设计上没用彻底,他真该挑个雨天或者雪天拍时间逆转的。

个人的一些自以为是的认识

就是除了以上方面,《信条》有很多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失败、甚至是在客观上无法辩驳的失败的制作环节,只是比较侥幸我的注意力不大向这方面倾斜,我还是脱不了对电影中特别的元素的喜欢,至少我的体验是正面的。

估计诺兰是过誉了,他的电影也经常出现不切实的形容,就像现在很多评论风向还在说《信条》是诺兰的“又一”烧脑力作,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诺兰从《记忆碎片》以来第一部算得上是费脑子的,在诺兰电影烧脑这个属性被吹捧最多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两部中,《星际穿越》其实只有五维空间那一段落可以说是让人迷糊,《盗梦空间》更是跟烧脑根本就没关系了,我的体会跟Chris Stuckmann几乎完全一致。

...
...
...

之前有友邻提到诺兰为拍的《信条》让电影成为了玩具。其实我是认同他这个想法的,但是我和他对这个想法的态度不大一样。我觉得如果要就一些给我们带来愉悦体验的事物尝试某种比喻的话,其实不仅仅是电影,音乐、绘画、文章等其实都可以喻作“玩具”,玩具是一个笼统的表述提供快乐、满足感的事物的概念,我们欣赏事物的行为,其实可以看做取消手指触摸、而运用视觉、听觉等,以及最重要的思维来进行的“把玩”,而成为“玩具”的可高级可低级,自由发挥其艺术体式的效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这里影片创作自由,观众欣赏角度自由,态度是尊重电影的。(不过我反对一种也是在电影中找“趣味”的观念,它在书籍、绘画等在大众认知里更靠近“艺术”的领域里不常见,但是在电影、游戏等范围内是个小有市场的说法:“我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就是为了放松找乐子的”这里头的找乐子和之前说的欣赏的趣味属于两个层面,而且更低级,这其中的取乐思路是把电影仅仅当做消遣品,要求电影“不越界”,同时限制创作自由和欣赏[可能都算不上“欣赏”]方式自由,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我们称赞某部电影只是因为它讨好了我们的感官,而不是以看待作品乃至艺术品的方式尊重电影。)

我近几年一直试图提醒自己电影是一个大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我好像前两年就已经意识到我喜欢的“诺兰”可能其实是“汉斯·季默+李·史密斯+诺兰”,这倒是不妨碍我一直喜欢诺兰,他总不可能在自己导演的被很多人认可的电影里没有一点功劳,他写了电影的故事,掌握他掌握着他拍的影片的格局、调性、形式的走向,他的片子最终的面貌,就是我所喜爱的一类。

可能我属于很多不喜欢诺兰的人所讲的被“PUA”的诺兰粉,我感觉也没必要谴责诺兰在“PUA”(不确定我这个认识里的PUA和他们说的恶劣性质是不是相同,包括“PUA[pick-up-artist]”这词也被滥用了,这点以前有友邻说过,我现在不确定这词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被添加新意义的阶段),诺兰喜欢在叙事上玩花样,但调度不行,以前又有极为出色配乐和剪辑伙伴给电影增添亮点(或者说掩盖缺点),把电影拍得好看。我觉得只是让观众获得某种好的体验、甚至导致观众觉得他拍的电影好只是一个“说服”上的尝试,这个说服并不邪恶,远比不上PUA这个概念刚出现时其中的含义恶劣(就是尽管我目前对“PUA”这个说法只是不同意,远不及对“夹带私货”这种指责有强烈的痛恨态度,但我反对这个词汇的思路是一样的,你反感他试图说服的内容可以批评内容,没必要谴责他的说服行为;同样,你要是讨厌一个创作者在其作品中传递的思想那就批评他的思想,别指控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要是创作者搞创作想表达一些见解都要有人指手画脚限制他创作自由,那我只能去他马)

诺兰的调度差,电影有“非人性”,而他却被大众投入了过多的赞誉,他“抢夺”了影迷的注意力,他成为话题的焦点,同时他又有很多粉丝出演不逊踩其他出色的电影人。诺兰这哥们儿是容易被人喜欢,也容易招黑的。每个电影人都需要被尽量公平地看待,诺兰可能是一位被评价最不公正导演,《信条》目前的口碑崩坏是一个很好的增加我们对他的认识的机会,可能每个人得出的结论不同,但对他的看法多多少少会更全面一些。

现在想想之前信条被宣传为“Event Film”,可能这个“重磅”是对诺兰本人来说的,他为一块秒极的石碑和逆向时间的概念拍了一部回文大电影,也是一部自己想要的谍战片、他自编自导的第十部电影。

他这回有“玩电影”的成分,我看他玩得开心,也挺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