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顾家,顾偃开先娶了东昌侯府女大秦氏,宁远侯府因欠朝廷80万两白银面临夺爵危机,为谋取白氏嫁妆填补亏空,顾家逼迫顾偃开休弃原配大秦氏,顾偃开为宗族计,最终还是选择了家族利益而牺牲了大秦氏的情感。大秦氏产下嫡长子顾廷煜之后身子虚弱之余又遭夫君休弃,悲愤不已终至愤然离世。小秦氏觉得姐姐之死是因为顾家要娶白氏所以将所有仇恨全部都算到白氏身上,顾偃开如愿娶了白氏,又诞下嫡次子顾廷烨,后来又怀有一孕,小秦氏为报复白氏故意将当年顾家娶白氏的真情告诉了白氏,导致白氏最终难产而亡。后来顾偃开又娶了小秦氏,诞下嫡三子顾廷炜。至此,顾家侯爷三妇皆正室,三子皆嫡出的格局就完全成型了。

  理论上,顾廷煜作为嫡长子是承袭爵位的不二人选,顺位上,如果他育有子,而后就由其子承继爵位,但是他身子骨孱弱,只与邵氏生育娴姐一女,若他膝下无子,按承继顺位接替他宁远侯爵位的,就是其弟顾廷烨。而小秦氏之谋划,就是自小骄纵顾廷烨将其养成骁悍跋扈的性格,纵着他不停闯祸,最终终于做成了顾二气死生父离走顾家的局面,如果这时候顾大郎一命呜呼,承继爵位的就只有她的亲生儿子,嫡三子顾廷炜。

...

  小秦氏将其当成了棋子,利用他的情感,让他恨死顾廷烨,让他去与顾廷烨鹬蚌相争,好让自己的亲儿子顾廷炜渔翁得利。顾廷烨性格张扬,在长辈眼里就不是一个乖巧的好儿子,顾廷煜则不显山不露水,在长辈眼中至少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嫡长子。小秦氏在明处捧杀顾廷烨,而顾大郎则在暗处给顾二郎处处使绊。

  回想顾廷煜的一生,他给顾廷烨使了多少绊子?最激化矛盾的是,小时候顾廷烨敬爱自己的大哥哥,在书房练字时曾经在顾廷煜面前替被皇帝贬斥的文人杨无端鸣不平,顾廷煜暗中记了下来并且将此事给告发到官家那里去,官家震怒,将本已高中三甲的顾廷烨除名,并下旨“五十岁前不得科考”,彻底断送其文官仕途。此事断送了顾廷烨的文官仕途,但是当他在告发的时候,他大概没有办法完全算计到官家的反应,这意味着顾廷烨有可能因此而丧命,甚至整个顾家会不会因此而受牵连,可以说,为了除掉顾廷烨,顾廷煜几乎赌上了他的所有一切,这其实也从侧面上可以看出,顾大对顾二之恨,是如何的恨入骨髓。

  我们时常站在顾廷烨的角度看这件事,觉得顾廷煜简直不是东西,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弟弟下此毒手呢,就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看他做的这件事,得利的只有跟顾廷烨同期科举的仕子们,对于顾家,对于顾廷煜自己,几乎都是不得利的,甚至是风险极大的——损人而不利己,却为何还要损人,说明他的目的纯粹得只有损人,完全不考虑利己。如果从利益去考虑问题,顾廷烨若中科举,本身这对顾家来说,是极大的荣耀,就算这荣耀不是他的,但是却是顾家的,等父亲死后,他依旧是顾家家主,家中二房若是文官出仕,于他其实是有帮助的,但是他什么都不想要,他要的,也许仅仅只是让顾廷烨不快活,他就十分之快活了。

  顾廷煜呢,他会怎么看这件事——白氏害死母亲,让自己从小孤苦无依;顾二抢走父亲,让自己更加凄风苦雨;顾二事事出色样样出彩,自己身子孱弱事事无能;若自己再无子嗣则连属于自己的宁远侯爵位最终都只能拱手相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难平。论智商论能力论谋划,自问自己也并不比这个顾二弱多少,为什么,凭什么,自己困苦半生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而这个骄纵无比恶名满贯的顾二却可垂拱而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祖上传下来的侯爵之位,父亲的垂爱,甚至是一个强健的身子……

  也许,自己最终得不到的一切,给了顾廷炜,他也不想留给顾廷烨。甚至,就算顾家因此而被官家责罚,他也在所不惜要让顾二不得快活。

...

  《知否》在我看来,算是一部神作,剧集我不记得看过多少次了,书我也读过,我甚至觉得,剧集更比原著更精彩。

  像这部剧里的许多角色,确实是有血有肉,很多角色都可以深挖。顾廷煜这个角色若用一句话来点评——天妒英才恨断病榻。如果他身强体壮,以他的才智与谋略可以取得的成就,也许不会比顾廷烨差——但是,没有如果,所以天妒英才早逝,满腔悲愤恨,尽断病榻去。

  顾廷煜的一生,像是嫡长继承制度与深宅阴谋共同酿成的凄苦故事。愿你来生没有病痛,不生在王侯将相家,也许你也能写一篇关于你的传奇。

  以上,2025-10-15 16:21:55;乙巳蛇年丙戌八月丁巳廿四。

...

《知否》文本:剧集给了她更多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知否神话经此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