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完美的日子》。平淡、简约,温柔而庄重。平凡人的不平凡,不完美生活里的完美,被不动声色的投影在心坎里,宛如一首散文诗。

一直在回想我是看到哪幅画面的时候开始嘴角上扬的。是平山倚着公厕外墙等候打扫的间隙,不经意瞥到墙上树影摇曳的那一刻;或是当Lou Reed 的歌声在车里飘起,低声吟唱着 Oh it's such a perfect day ,I'm glad I spend it with you; 又或者,是平山和侄女在河边骑车,把“现在是现在,下一次是下一次”哼成调的那一双背影。

这部电影和刚读完的《东京八平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讲述主人公在东京的单身生活,他们居住简约,生活方式极简且自律,在物质生活上看起来很受限,远不如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但精神生活却丰富得动人。

吉井忍在书里提到的许多场景都在这部影片里有了很生动具象的呈现,公共澡堂,二手书店,洗衣房,小餐馆...让人看到东京这座大都市很市井很生活的一面,晴空塔简直就像电影女主角,以各种角度和姿态,适时出现在平山的每一个镜头里。

后来看报道说,导演是来自德国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他一开始的确是被日本官方邀请过来拍公厕宣传片的,后来加入了叙事线,又有了日本实力派演员役所广司的加盟,这部用十七天时间拍出来的“宣传片”,最后代表日本进入奥斯卡,角逐“最佳国际影片”的奖项。

如果因为一部片让你对一座城市顿生好感,那它无疑是成功的。东京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有太多方面可以被展现,但这部电影让人看到了它的从容和缓慢,看到了一座大都市的宽容与踏实:

在这里,人们允许过自己选择的生活,有尊严、有快乐、有秩序,有笑有泪。

尝试描述一下主人公平山的“完美”生活:

每天清晨被窗外清扫落叶的声音唤醒,醒来后一套固定的清洗程序,浇灌他珍爱的小植物,凝视欣赏几秒后道别出门,取上一罐咖啡,而后迎着朝霞听着音乐开车上班,地下丝绒、动物乐队,还有Patti Smith, 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摇滚乐是他的心头好。

他早出晚归,作息规律得如精准运作的发条,下了班他定期去汤池洗浴放松,偶尔去酒吧小酌。他有睡前看书的习惯,床头一本被翻得卷边了的威廉.福克纳,看到睡眼惺忪倒头便睡。他喜欢随身携带着相机,把每天看到的树影拍下来,拍下来的照片会被冲洗出来,一张一张收集珍藏起来,日复一日...

这样的生活,有书和音乐,有爱好有收藏,简直凝聚了精神世界中所有令人愉悦的元素。

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描述:

主人公年过五十,独身,住在城市里最不起眼的小巷楼里,打扫公厕是他的职业;他住的房子里除去堆了一墙的书和磁带,只有一盏灯和可以收起来的床垫;他与现代生活脱节严重,到现在还用着翻盖手机,不知道流媒体为何物;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开着一辆装满清扫工具的破旧小货车上班,日日穿梭在涩谷的公厕之间,一天忙到晚也说不上几句话,唯有午休时间可以稍作休息,啃一个简单的三明治;他没有什么朋友,一起工作的年轻人喜欢占他便宜还很不靠谱,他有亲人但很少联系,他时而看起来很开心,时而又很孤独,平淡无奇的生活里似乎藏着很多过往...

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就不是那么“完美“了 ?被叫做《我在东京扫厕所的日子》,或者《我那一事无成的舅舅》也毫不违和。

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被提炼出一系列的“完美”和“不完美”,只是对于“完美”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尽相同罢了。

在当下物质至上的社会里,人们似乎更在意那些可以被展示出来的、有高级质感的“完美”。啜饮咖啡本身的体验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要看那杯咖啡是不是手冲的;福克纳是谁不重要,只有在温暖的壁炉旁,手端红酒杯阅读,才显得有格调;喜欢谁的歌、爱听什么曲风无需考虑,但在豪车中,伴随着立体音响的旋律,听歌才是最大的享受。

当我们欣赏一片落叶,我们是真心地欣赏它的凋零,感受秋意的流转,还是在急于分享自拍中的那个“欣赏落叶的自己”?那些看似遥不可及或者被深深惦记着的,究竟是“完美的日子”,还是习惯了被比较和被呈现之后都一层优雅滤镜?

真正懂得欣赏生活中这些最平凡之美的平山,看似过得很“底层”的他,反而能够在忙碌生活里找到空隙,不容易被侵扰,时而能停下脚步,静静地感受生活最真实的馈赠。

导演很小心的把包裹住“完美”之外的那层壳给悄悄拨开了,他拍出了平凡的纯粹的”完美“,不被外物所裹挟,是发自内心的单纯。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拥有“完美的日子”,像平山一样。

平山喜欢拍照,这一点我深有共鸣。

拍照是了我的生活习惯。从最初随身携带相机,到后来的手机,看到某些被触动的场景,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轻轻咔嚓几下,将那一刻定格。如今,相册里堆满了照片,内存时常爆满。,删了照,照了删,每年年底做相册,便是一年中最幸福并痛苦着的时刻。

我记忆力不好,忘这忘那时有发生,但每当翻动相册时,却能轻易辨识出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情境:拍照的地点、与我同行的人,甚至是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心境。很神奇,时间再久远,记忆也能被轻松唤醒。无数看似“无意义”的画面,像是记忆的钥匙,一旦开启,便能迅速将我带回当时当下。

就像平山日复一日拍下树影与天空,那些不经意间定格的瞬间,实际上记录的都是生活的痕迹。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的瞬间,都独一无二。那些个看似无聊的场景,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便已经成为永恒。它们不仅仅是影像,更是当时、当刻的时空。

所以,这些年积累的照片无数,每一瞬间都无可复制。它们通过影像被铭刻,而每每回顾凝望,这些照片也会被赋予它们的意义 ——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无意义”,应该正是藏匿在时光缝隙里的意义本身吧。

而每一份生活里的“无意义”,都应该值得被庆祝才是。

平山过得富足吗?不一定。他开心吗?大部分时候吧。

但是他很满足。

平山隐藏在大都市的角落里,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认真的虔诚的为自己而生活,不去在意任何世俗的眼光。真的很少看到一部电影如此花费时间细致入微的拍摄主人公清扫厕所的镜头,他清扫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倒像是充满了仪式感的行为艺术,他非常沉浸其中。

开篇一直到第十分钟才有第一句对白,平山的日子大部分都是清净的、不被打扰的,即使是偶尔的被扰乱,失了阵脚,梦里出现暴风骤雨,但他会很快的清理思绪,把自己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恢复原有的秩序。

就像他说的,“ 现在是现在,下一次是下一次”。

不沉溺于过去,不焦虑未来,每一刻,此时此刻,都在自己的掌心安然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