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我都带入家倩的视角来看,大抵是因为我和她最像,好像想的最多,却也懂的最晚。
从一开始佳倩就表现出的对父亲晚宴的嫌弃和叛离,买了一处新的房产,直到开发商卷款跑路,反而又显得轻松,大抵是因为已经给了叛逆的自己一个交代,又不必真的离开这个家。
直到这个家真的散了,连好像永远会在这个家里的父亲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她才终于承认在这个她想逃离的家里的生活的依恋和不舍。于是她终于明白,生活不是阿姆斯特丹,不是航空业的副处长,也不是几公里外的房产,而是厨房里做菜的父亲,是坐在桌边各怀心思的姐妹,是饮食男女。
不得不感慨李安设计的精巧,影片里的每个人都在这饭桌上,也都在这饮食男女的大欲里,每个人有自己的掣肘,也有自己突围的方法。看起来单纯的佳宁,已经逐渐失去味觉好像要失去了和这个世界最后联系的老朱,信仰宗教呆板的家珍,甚至包括伯母和锦荣,大家都有自己的算盘和欲望,而看似最为叛逆新潮的家倩继承了父亲的厨房和晚宴,这正是和其他所有人一样,背叛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在新的路上寻找出口,所有的路都是像饮食男女的回归。而这种种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下,统一的是驱动人的欲念,是饮食男女。
而最后老朱味觉的回归象征着这一切意象的混合,在终于得偿所愿续弦后,由女儿调制的汤里带着亡妻的味道,人生重新有了滋味。我们走过这人间,忙忙碌碌,不过是为了一口拥有着这样味道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