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神話是人類最初的故事,後面許許多多的故事不過是對它們的重複。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是其中之一——盜火的英雄成為受難的聖徒。

毫無疑問這一故事在諾蘭的心中,《奧本海默》這部電影大體上重複了這一故事,奧本海默以科學為武器盜取神明的力量,将存粹的毀滅帶到人間。“如今我已成為死神,世界的毀滅者。”但是這不是故事的結束,當人類曆史上最大的戰争結束于這新生的核子武器,當從最大的毀滅中創造出巨大的和平,當奧本已經成為美國的英雄,但是他還沒有成為受難的聖徒,這一故事也在奧本的心中。

“是斯特勞斯成就了奧本。”奧本隐秘地渴望懲罰降臨到他身上。為了炸死日本平民贖罪,為了人類充當普羅米修斯,成為他宗教信仰裡自我犧牲的聖徒。他受到良心的譴責,并因此飽受内心的焦慮和痛苦。此時當真正的外在的責罰和磨難降臨,反而對内心的痛苦是一種解脫和寬慰。

很難想象研發核武器的科學家并不明白核武器的威力和後果。所以奧本心裡早已知道要發生的戲碼,更為自己找到了出演的角色,至少在潛意識裡。

然後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