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盲盒却不中奖”的观影体验之后,在FIRST见到《长夜将尽》很是惊喜。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这部万茜主演的电影在西宁一众主竞赛长片里,质量突出

...

推荐指数:4/5(first青年电影展推荐指数)

作者:秦戬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长夜将尽》以“保姆弑老案”为叙事支点,却未止步于犯罪片的猎奇框架。导演王通以冷峻的镜头剖开养老困境的脓疮,用血色浇灌出一朵畸形的“恶之花”——叶晓霖(万茜饰)。

她以摇篮曲为死亡序曲,用安眠药与农药编织“安乐死”的谎言,将养老院化作修罗场。

这种温柔的暴力,恰似一把淬毒的手术刀,精准刺中了老龄化社会的伦理软肋。

...

万茜的表演赋予叶晓霖双重性:她可以是马德勇(饶晓志饰)眼中“笑起来像天使”的温柔保姆,也可以是注射农药后面无表情的“死亡天使”。

...

这种矛盾性颠覆了传统反派的脸谱化塑造,将人性置于道德的显微镜下——当社会用“恶人”审判她时,是否忽略了那些被时代碾碎的个体?

叶晓霖的“恶”背后,是更复杂的时代隐喻:她如同一面破碎的镜子,折射出养老困境中子女的逃避、资本的异化,乃至整个社会对暮年生命的系统性漠视。

...

正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狮子意象——曾经威震八方的猛兽,最终沦为酒厂的工具。这头“困兽”与瘫痪的老者、被物化的老人形成镜像,质问着文明社会对“过时强者”的残酷处置。

...

而马德勇一家的破碎,是当代家庭的残酷寓言。父亲从“矿霸”到中风瘫痪者的坠落轨迹,暗合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

江湖道义被金钱碾碎、儿女在遗产争夺中暴露贪婪、甚至孙辈对老人失禁时的嘲笑,共同拼贴出一幅“温情面纱下的恶心图景”。

...

当马父选择在叶晓霖的“死亡手术”中平静离世时,影片撕开了最痛的真相——所谓“孝道”,有的时侯,不过也是利益算计的遮羞布。

而这种代际冷漠的呈现,让《长夜将尽》超越了类型片的范畴。

...

它不再仅仅拷问“谁杀了老人”,而是逼问每个观众:当养老变成负担、当亲情沦为交易,我们是否正在亲手制造下一个叶晓霖?

导演对符号的运用堪称精妙。马德勇饲养的狮子,既是被囚禁的“过时强者”,也是所有被困在家庭、职场、社会规则中的现代人缩影;

而电视中并置的“男生女生向前冲”与“世界末日”,则隐喻了消费主义对精神世界的异化。

...

这些意象的堆砌,让影片在现实主义基底上,生长出超现实的批判锋芒。

当叶晓霖与马德勇的欲望在蓝色分屏中纠缠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个个体的沉沦,更是整个时代在物质与精神割裂中的踉跄。

当片尾字幕升起时,观众或许会感到不适:既为叶晓霖的“解脱”心惊,又为马德勇的执念心碎。

而这种矛盾,恰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它让我们在道德的悬崖边驻足,重新审视那些被惯性思维掩埋的“灰色真实”。

...

《长夜将尽》是一场关于衰老、死亡与人性救赎的凄凉之舞。它用犯罪片的糖衣包裹社会批判的苦药,在类型框架与艺术表达的撕扯中,完成了一次对时代病症的锋利解剖。

当“长夜将尽”的片名浮现时,真正的曙光,或许始于承认黑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