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小丁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很平和地安稳了所有人的情绪,这一季的设置和上一季很大的不同,亮点是一开始先学习了当地的菜品和文化,不过这个学习的过程就不能找几家好一点的餐厅吗?过去端盘子做苦力能体验到什么,既不能体验当地文化也不能学习到美食做法,而且一开始就应该说是没有钱仅仅只是学习。找一家大的好的餐厅学一天呗,这样的设置为了节目效果最后导致所有人都吃力不讨好……而且为什么是刚下飞机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就开始这样的体力劳动,能不能把倒时差的时间也算进去。倒时差那天就不应该安排别的事情,至少得有一天来倒时差吧,否则观感真的很差。
如果非得弄一些体力劳动来赚取资金,不如就设置不同的项目感受当地的文化,比如一些做美食的步骤,采摘卖钱之类的,融入当地感受一下。去农场牧场工厂之类的交流学习不也挺好吗,不是非得去中餐厅端盘子吧?

而且别人的东西不能带就算了,林大厨的东西不能带又没有准备,中餐的很多东西本来就是在国外有钱都买不到,他自己带过来本来就很辛苦了,这样不是为难别人这样是为难厨师……别的不说租个房该有的东西都应该有了。这是在做什么?0个人想看大厨受苦。而且生硬地制造矛盾把林大厨摆在坏人的位置,另一边就是为了弟弟妹妹好这个买那个也买,这个想吃那个也想吃。其他人对于厨具就没有要求吗?别人不说了姜妍对厨具就没有要求吗?其他人不是各个都说做一两道菜吗?其他人就没有想过要几个盘子几个碗几把刀来供他们使用?

而且前面已经完全提到了有个菜市场,他们很多东西其实去批发市场更便宜。不应该先去批发市场吗。先去批发市场最后再来菜市场查漏补缺比较合适吧,想一步到位省力就得花钱。还是有个当地向导比较好,嘉宾对当地不熟就算了,节目组对当地熟悉吗。

新的一季想别出心裁有一些不同就应该多增加一些环节,把这几个人塞到当地美食学校系统学习一下都比去那几个店端盘子好。特别是小丁那个餐厅,人都没有一个,老板还很凶完全是负面宣传,也没有学到东西光累了一天。我请问呢意义在哪,根本就不是双赢的局面。

中餐厅的人比较少,这样对餐厅的环境要求其实挺高的。还有一个我想吐槽的点就是,嘉宾能不能在家练几道菜再上节目,好歹上的是一个美食节目,你上了节目现学不是更耗费成本和人力吗,至少得有点基础做菜的水平吧,上一季糖和盐都分不清的我都不想说了。这一季还打算现学现卖,菜都做不熟完全把客人当小白鼠吗?

这一期的嘉宾其实都还行,但是就是很平。小丁的高光很多是因为他确实很努力。沈月的能量真的太低了,看得出她很i,很多时候还需要别人的照顾。但是这一季能给情绪价值的人又很少。这一季的嘉宾或许还行但是难以碰撞出什么火花,很多时候看着看着我都快忘了沈月在他们中年龄算大的。她能量低而且对于很多事情没有准备,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这个年代不会还有人立笨蛋美人的人设吧,大姐你都一大把年纪了,做好功课做好准备不是应该的吗。从她前期的各种反应来看感觉像是她连这个节目都没看过一样,至少准备是不充分的。翟潇闻这一季的观感都比上一季好很多,上期的英文太尴尬了。这期也有好好学习的表现,他确实有了一点改变。

目前看下来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沈月和翟潇闻在门口摆摊吧,这个片段很轻松自然,而且赚得很多,是不断有正反馈的,能让人感同身受到爽的,而且饮料鲜艳的颜色配上阳光本来就是最好的广告。这波美汁源真的赚麻了。建议之后也可以多拉一点赞助商,假如真的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的话。

我看到他们的话筒🎤想到很多餐厅都会有那种驻场歌手,其实也可以跨界合作,请一些歌手来打歌。不过这是在餐厅本身运营好的情况下。而且歌曲最好比较国际化的那种。厨房还是有点太小了,餐厅也不够大,要是人手再多一点就更好了,可以直接分组pk,或者去干不同的活,也不用每个人都这么累。他们本身也可以去表演,不过这样就有点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