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杉姐

01

说起陈晓卿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人不太熟悉。

但如果提到《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那一定是家喻户晓了。

而陈晓卿,就是这两档轰动一时的美食纪录片背后的男人——

又被网友称为“中国最会吃的男人”。

从《舌尖》到《风味》,这届网友早就跟着陈晓卿的镜头“吃遍”祖国的各种美食。

以至于有人说,看完《舌尖》和《风味》,就再也不用看其它的美食节目了。

但今天,我想说“打脸了”,因为这个男人又带着新节目回来了。

这次,陈晓卿化身《我是美食向导》中的背包食客,真人出镜,他欢脱的像个小伙子。

第一次带我们完整体验,美食家寻找美食的过程。

...

滋滋冒油、让人吞口水的美食依然很多。

街角巷落,人间烟火,依然温暖我心。

但这次,还有更多心灵的撞击。

...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打卡,网红经济来源于打卡,现代人的参与感太少了,一旦因为工作,被剥离任务向导,没有明确的任务,上班就只是纯粹的上班而已,所以现在人要找各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陈晓卿和近代史学家谭伯牛、饮食人类学家曹雨三位的闲谈的场面,有那么一瞬间,让我以为自己是在看许知远的《圆桌派》。

天啊,这美食节目,好看到要超标了吧!

02

节目开播前,我以为的大导演是严肃沉稳、周正优雅,每一句话都蕴含深刻哲理的生活家。

但真实镜头里的他,是拿着手机在街头拍照拍照的老男孩,笑的没有一丝包袱。

...

看到美食,会忍不住两眼冒金光、咽口水、不自觉笑成一朵花,每一位厨师,都是他心尖上的神人,让他站在背后甘当小粉丝。

诚实地告诉老板“我已经准备好了三个胃”“这要命了,两碗米饭是打不住了”......

...

...

看到新鲜的食材,现场拿起来就要品尝,第一时间满足口腹之欲。

...

再来看看这一边擦汗,一边狼吞虎咽的一幕,这无比卖力的吃相,好家伙,真干饭人陈晓卿实锤了!

...

小马不是专业厨子,但他有一个做菜的秘诀:就是在食材的挑选上极为苛刻,在烹饪的过程中化繁为简。

为了感受这份“苛刻”,陈晓卿专门跟小马去了一趟菜市场。

两人凌晨四点出发,顺着乡村的小路看朝阳和风景,小县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瞬间就被拉满了。

...

你以为这是高端市场,但首先入画的是广告牌,和“收头发”的叫卖声,几百个摊位,都是周边农民的自家土产。

两人一边赶集,一边有感而发:“赶集就像看风景”,每一个角落都要逛到。”

一开始,小马还能和陈晓卿保持同频,一边逛一边品尝。

但到了后来,陈晓卿才发现,小马根本不是在买东西,而是在抢东西,用他的话来说“每个市场都要有几个狙击手一样的人”。

原来赶大集,也有如此激烈、紧张、惊心动魄的一幕啊。

...

小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烹饪培训,但他“不管做菜还是做人,都要返璞归真”的做菜理念,却与官方湖南小炒的四大原则“不焯水、不过油、不勾芡、不花哨”不谋而合。

那句“吃的就是这份锅气”真的让人感叹,厨师千千万,但不管什么来历,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03

如果说《我的美食向导》第一集的前半段,展示的是大家熟悉的湖南家常菜,是化繁为简,那下半段的菜品,就可以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来形容了。

每一道菜都极为复杂,那是湖南菜的另一个极致。

精致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民国大佬谭延闿而得名的组庵菜。

因为制作工艺反复,对刀工要求极高,能做这些菜的厨师,已经少之又少,连陈晓卿也只在传说中听过。

组庵童子鸡,用炖足四小时的鸡汤打底,再放入童子鸡,隔水蒸一个半小时。

...

组庵酸辣海参,是用耗时五天泡发的干制海参,配上酸辣调味。

...

组庵菜里,最繁琐,最夸张的组庵豆腐。

把豆腐、肥膘、鱼肉、鸡肉分别剁碎,反复过筛成细茸,再蒸制重塑,然后再淋上八种食材,熬制的高汤调味,才能换来眼前这一方小小的豆腐。

...

组庵菜的创始人谭延闿,是民国政府高官,也是翰林出身。

是最早在长沙喝啤酒、威士忌、白兰地的人,是张开嘴巴吃四方的人。

豆腐做到最后,它其实已经不是豆腐了,而带有阶级属性了。

当时的官菜,很多都是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背后却经过几十道工序。

比如,包子看起来是普通包子,但里面的馅,连葱花都是经过雕花的。

珍馐摆在席面上,叫城府满眼,这个东西,便不再入流。

显贵,就是显而不贵,非藏才是贵。

官菜的制作,有自己的一套审美和哲学在其中,但陈晓卿说,他更喜欢的是烟火气浓厚的所在。为了印证这一点,他特意来到了湖南的浏阳的山区里。

当地人心中难得的美味,是小河里,长不大的鱼嫰子。

...

但这还不是美味的终点,煎到两面金黄的小鱼,还要放到铺着米糠的炭火上烤,浅熏一个小时,金黄的外壳下, 鱼肉的滋味变得浓郁深沉。

这便是浏阳的火培鱼。

...

“蒸”这种方式七千多年前就在人类文明中出现,但只有中国人,把“蒸”用的叹为观止,其中就包括浏阳。

浏阳山村人家的蒸菜,都如此讲究,那馆子里的会怎样?

带皮的五花肉反复油炸水煮,逼出油脂的同时,反复脱水吸水,使皮起褶皱,形成漂亮的虎皮纹。

之后再铺上一层薄薄的辣椒,再填上炒香的盐菜和肉丁,蒸足两个小时,一道盐菜扣肉,才颤颤巍巍的上桌。

...

大宅院里的组庵菜和山沟里的小鱼仔以及馆子里的盐菜扣肉,虽然带有明显的阶层差异,但共同诠释了湖南人对吃的膜拜心态——食不厌精。

在湖南,再普通的食材,也要全力奔赴。

这是对美食的态度,也展示了湖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哪怕再普通的日子,也要过得火热。

04

陈晓卿说:我为什么拍美食纪录片?因为我们的生活的太快了,我们已经忘记从前我们是怎么吃饭,怎么生活的了…

我们原来生活的多样化样本在一点点消失,但我还想关注那些被打碎的东西,即将消失的东西…

为什么我的片子那么受欢迎,可能是大家对过去那种大家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怀念。

陈晓卿拍美食,他走在大街小巷、乡野山村,目之所及全是热气腾腾的美食。 但他的野心,绝不仅仅在美食,还有人、历史、城市的气质、以及变迁的人类学。

...

他去到天心阁,和谭伯牛和曹雨闲谈,才明白,湘菜的兴盛,跟湖南人做官有关系。

那时,湘军与太平军对战取得胜利,给了湖南一个空前的好机会,湖南人去全国各地做官,这些官员带回的财富,改变了湖湘上层的美食,才有了所谓的官府菜。

...

他去拜访语言学教授陈山青,听她讲浏阳的地方文化,才知道蒸菜的由来。

才明白语言和美食的秘密。

...

在清朝时期,湖南带动全国经济改革,而时务学堂相当于湖南的发动机之一。

这里培养了很多名人,使得湖湘成为中国思想最活跃的地区,年轻人朝气蓬勃带来了革命思潮,而革命思潮不仅给湖湘带来新气象,也带来新风味。

他们当时有句话叫做“不吃辣不革命”,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一种精神。

青年们充满了像辣椒一样的火红的热情和活力,当大家一起吃辣、一起汗流浃背、仪态尽失的样子,就是同甘共苦的共情。

这种共情成为大家的一种基础纽带,更是一种社交行为。

很难说清楚是湖南人选择了辣味,还是无辣不欢的热情推动了湖南人。

但湖南人和辣椒的缘分,由此而来。

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陈晓卿和曹雨站在天桥俯瞰长沙人流量最高的十字路口。

他们讨论着,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西、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基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就只有长沙,人潮汹涌。

曹雨的一句“一定是长沙做对了什么”,点醒所有人,长沙的气质不是长沙味道,而是它从未放弃过的改变和热情。

人潮汹涌,没有人能判断它下一个去处,才是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

而陈晓卿,去到了刚刚落地长沙时,的士大姐推荐的网红街,他说:“是的,打个卡”。

心直口快的出租车司机,是陈晓卿来长沙的第一位美食向导。

大姐很想宣传长沙,滔滔不绝推荐网红打卡地,但陈晓卿当时的态度是“网红地就不用推荐了”,车内气氛瞬间变冷。

...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一遭下来,他了解了湖南的文化和历史。

所有的食物,都变得更亲切,也因为了解,吃过的食物又有了新的味道。

其实别说是陈晓卿,就是在屏幕前的我们,心情也从最开始的寻找美食,变得五味陈杂,不仅仅是想去长沙,想吃长沙的美食,更想的是,感受一下那里的“人气”。

看完文章,记得点个赞+在看,需要❀你的鼓励哦!

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

《导演请指教》荐影团嘉宾;

中宣部原动力漫画《我是人才》编剧;

微博、豆瓣电影、搜狐、爱奇艺,认证影人;

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