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金庸小說被翻拍,不稀罕,對金庸迷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尤其是《射雕英雄傳》這種經典之中的經典。
想拍出新意,拍出驚喜,真的很困難。
但最近,我刷到一部《華山論劍之九陰真經》,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它将原來的故事做了重新編排,分為《九陰真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五絕争鋒》四個單元。
每次上新一個單元,6——8集,講透一個核心人物。
剛上新的第一單元《九陰真經》,以梅超風為核心人物,講述它與黃藥師、馮衡、陳玄風等人之間的江湖故事。
第一次看到了梅超風的整個“前世今生”。
幼年時,她家境殷實,是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小公主。
成年後,她滿眼殺氣,化身清冷複仇女神。
隔着屏幕看一眼,都能冰三分,直接治好了我空調不能停的熱病。

當然,梅超風,也有天真爛漫、少女模樣的時刻。


《華山論劍》從人物畫像出發,在有限的小内容裡,構建“金庸武俠宇宙”的整體性,将整個大江湖托盤而出。
開播次日微信指數破億 ,血淚鏡頭登頂抖音、B站二創熱榜。
02
開局就是高能,梅若華一身紅衣,長發如織,膚白貌美,我見猶憐。
她被勾欄院老闆蒙上眼睛,送入神秘房間。
臨進門,老闆不忘摘下她的發钗,叮囑“别傷到客人”。
以為是一場香豔的洞房戲。
但接下來的戲份,讓人疑惑。
梅若華進門摘下眼罩後,就一秒瘋癫。
兩人先是一番寒暄,仿若舊日相識。
但男人不僅沒有心動,反而轉身走了。
眼看瘦弱的梅若華要被男人的手下侵犯,梅若華直接掏出一把刀,一刀結束了他的生命。
原來,男人叫邱雲海,曾是梅若華家裡的管家,父親的摯友。
梅若華兒時生日宴時,邱雲海前一秒還是她慈祥的邱大哥,特意準備小兔子燈籠禮物。
下一秒,他就帶殺手,血洗了梅府。
父母下人一個不剩,唯獨梅若華被剩下,賣給了最下等的勾欄院。

人生最如夢似幻的快樂時刻,直接跌入地獄。
從此,梅若華的人生裡,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複仇。
梅若華本沒有機會複仇,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十年後,梅若華再被邱雲海追殺。
意外的遇到了和妻子馮衡在外旅行的黃藥師和夫人。
黃藥師收藏了《九陰真經》,梅超風、黃藥師、馮衡,三人的命運自此糾纏在一起。
03
《華山論劍之九陰真經》單元的主角,固然是梅超風。
但梅超風之外,我們也看到了不一樣的馮衡、黃藥師、陳玄風。
金庸對馮衡的描寫很少,關鍵詞隻有聰慧、善良、過目不忘,一目十行。
但越是留白,越是引人遐想,究竟是什麼樣的女子,能讓黃藥師這樣才華橫溢、傲慢不羁、武功超群的大俠一片癡心呢?
又是什麼樣的母親能生出黃蓉這樣肌膚勝雪、古靈精怪、明豔如春的姑娘呢?
陳都靈飾演的馮衡一出場,馮衡的整個形象,無比具象。
鵝蛋臉、彎月眉、明眸皓齒,眼神間夾雜着隐隐的笑意和病态。
馮衡幾乎不會武功,但面對當街被欺的梅若華,她第一個站出來,并勸說黃藥師收她為徒,擔當和格局遠超她弱女子的身軀。
馮衡屬于标準的大家閨秀,做了一手好菜,桃花島人人稱贊。

才智、情商過人,每一次和黃藥師的私人對話,都堪稱情書範本。

難怪黃藥師處處護着她,為她療傷,日常姿勢,很多時候都是抱着。

但馮衡外表柔弱,内心執拗,兩次強行默寫《九陰真經》,讓她身體消耗巨大,最終殒命。
黃藥師,對外,他是五絕之一,天下無敵。
但盛名之下,收獲的不是特權和惬意,而是孤獨和危機,每個人都想要他的命,以此來收獲名震江湖的榮光。

他生病了不會被善待,太多人都想“趁他病,要他命”,幾次交戰時,他都吐血了,依然也要硬着頭皮讓老婆徒弟先走,一個人硬扛。
隻因為他知道,他如果倒下了,沒人能頂上。

和妻子馮衡的愛情,可歌可泣,“醉生夢死”名場面的還原,太淚目。
馮衡死後,黃藥師在桃花冢下親手埋下醉生夢死酒。
雖然人還活着,但他隻想等到女兒長大,随她而去。
黃藥師以近乎偏執的方式守護着逝去的愛情,馮衡,是黃藥師唯一的藥,也是他一生無法治愈的傷。
馮衡生前,桃花島是家,馮衡死後,桃花島是亡妻的紀念碑。
周一圍情緒到位,連頭發絲都在演繹悲傷。


師傅批評他不上進,他卻說“世間有萬般美好...若隻顧着練舞,而忽略了這良辰美景,豈不可惜”。

但因為遇到梅若華,把愛人的理想當做自己的理想,很難想象,這樣一位率性而為的少俠,最後在亂葬崗裡練武,以身試毒。
陳玄風前後的反差越大,越能彰顯,他對梅若華情感的深刻。
《華山論劍》是江湖紛争故事,但主線之外的情感支線,都動人!
04
關于大家最關注的動作戲部分,有拳拳到肉的打戲,有聲嘶力竭的狠勁兒,也有大道無形,超脫于世俗的道法自然。
尤其是,黃藥師吹箫“碧海潮聲”與柴穹比拼内力,用雨珠運氣發功等戲份,精準貼合了人物的心态和武學等級。
他教弟子的武學不再是具體的一招一式,而是:感受風、感受海浪。
梅若風抱怨師傅沒有親自指點,黃藥師卻說:我無時不刻,不在為你指點心要。你端茶來,我喝……
劇中所有打鬥戲都深度契合并精準服務于人物的内核與當下處境,一招一式都成為刻畫角色、推進命運的關鍵筆觸。

《華山論劍之九陰真經》的主角人物是梅超風,梅超風身上最重的标簽,其實不是複仇,而是我執。
梅超風在去到桃花島之後,本已擁有生命最幸福的時刻。
她受傷後,師娘為她做飯,師傅為她療傷,師兄弟們為她施針,配藥,日日吹奏安眠曲,最小的師弟,為她做拐杖,行走器具。
梅若華最幸福的時刻,是在桃花島。

但放不下我執的,何止梅超風。
黃藥師困于情,陳玄風殉于愛,他們的“執”同樣深刻而緻命。
正是這些無法解脫的“我執”,構成了金庸江湖最核心的戲劇張力,推動着人物走向各自或壯烈、或悲涼的終局。
《九陰真經》是什麼?絕世武功?登天階梯?
不!它是照妖鏡! 照出“名門正派”冠冕下的肮髒交易,照出“替天行道”口号裡的私欲橫流,也撕開了江湖溫情脈脈的假面——
哪有什麼快意恩仇?隻有被欲望與執念驅動的、永無止境的困獸之鬥!
梅超風抛下了一個關于解脫與救贖的永恒叩問:江湖路遠,下一個執念的故事,已在路上。
下一個單元,誰又将帶着怎樣的執念,在華山之巅,論盡這江湖悲歡?
坐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