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年影院重映,两年前许愿二刷,两年后二刷果断减一星,8.1/10
几个变化:普通话,影院观看,该重映版本色调变得偏绿和暗了,仅这一点就变化很大-更凸显压抑。加了所谓花絮,颇感失望。当然我的经历和观影量也早已不同。
二刷关注了很多细节,但可能心境没有那么纯粹,没有初看时的那么震撼,冲击力总感觉差了点。花絮不仅卸了力道,把情感冲淡冲散了。
情感的强度没有那么剧烈,而是始终处在克制和纠葛之中。沉默多过言说,剪辑也很克制。迥异于重庆森林的轻快自然的热恋,倒看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感觉。
这次观影仿佛笼罩在迷雾中,浪漫和孤独的感受淡了,更能感受到情感的缠绵和压抑;人物仿佛悬在半空:一方面来自传统礼教的束缚,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空荡。
优点:王家卫一贯吸引我的点,除了构图色彩和剪辑,配乐很抓人,几位港星的表演增色许多(自然少不了墨镜的调教),都市小人物暗流涌动的爱情,节奏的把控适当。
不过也有不少欠缺,节奏太稳了,技法也老练成熟,导演把控得过好甚至过度,导致人物内心的深度争执没有展现出来,少了点重庆森林的灵动。角色缺乏真正鲜活的自我意识。
画外音有点多,通过自白和字幕建立起的时间不够自然。
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方面按照戏剧模板叙事,一方面按文艺片的腔调。两边不讨好,既拖沓又不深入。就本片来说是佳作,但算不上大师级别。
ps一个月前看的,稍微整理了下。
观于2025.2.15
影院二刷,重映的花样年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献祭评分:A-8.3背景-主题-叙事作为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以战后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评分:A-8.3背景、主题与叙事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切口-甚至是一个孩子的遭遇-折 ...
评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B+7.6简评: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受到巴赞的直接推荐。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来没有显著缺憾,却难以看到真正的创新。历史价值不亚于艺术价值。虽然有明显的剧情和制作,未摆脱情节剧的刻板程式;但需要承认在其略显机械的结构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