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年影院重映,两年前许愿二刷,两年后二刷果断减一星,8.1/10
几个变化:普通话,影院观看,该重映版本色调变得偏绿和暗了,仅这一点就变化很大-更凸显压抑。加了所谓花絮,颇感失望。当然我的经历和观影量也早已不同。
二刷关注了很多细节,但可能心境没有那么纯粹,没有初看时的那么震撼,冲击力总感觉差了点。花絮不仅卸了力道,把情感冲淡冲散了。
情感的强度没有那么剧烈,而是始终处在克制和纠葛之中。沉默多过言说,剪辑也很克制。迥异于重庆森林的轻快自然的热恋,倒看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感觉。
这次观影仿佛笼罩在迷雾中,浪漫和孤独的感受淡了,更能感受到情感的缠绵和压抑;人物仿佛悬在半空:一方面来自传统礼教的束缚,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空荡。
优点:王家卫一贯吸引我的点,除了构图色彩和剪辑,配乐很抓人,几位港星的表演增色许多(自然少不了墨镜的调教),都市小人物暗流涌动的爱情,节奏的把控适当。
不过也有不少欠缺,节奏太稳了,技法也老练成熟,导演把控得过好甚至过度,导致人物内心的深度争执没有展现出来,少了点重庆森林的灵动。角色缺乏真正鲜活的自我意识。
画外音有点多,通过自白和字幕建立起的时间不够自然。
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方面按照戏剧模板叙事,一方面按文艺片的腔调。两边不讨好,既拖沓又不深入。就本片来说是佳作,但算不上大师级别。
ps一个月前看的,稍微整理了下。
观于2025.2.15
影院二刷,重映的花样年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银幕重温-再评《红高粱》
评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当初在老家大棚里拿着pad看的,体验很一般,这次终于在大银幕重温。时隔九个月,对电影的理解果然发生了质变。评析:大银幕上观看,优点和缺点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剧作的痕迹比较重。这与文 ...
这不是电影!
评分:C,5-6。简评:看的第四部格林纳威,没想到能差到这种地步(同时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战了我的底线。几乎是我电影理念和创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电影横跨音乐、绘画、建筑到文学,这次又加上了戏剧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庄的纪实史诗-从土地到上帝
评分:A-8.4暂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邻评分高达9.3、码了许久没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机才看,也是顺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导演的作品顺序正好看到了奥米尔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电影的线索,也刚好看完了罗西里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评析《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公众号图文版:“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导赏《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 微信公众平台引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析两部伊朗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处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后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观感-札记
简评:B-,6.5+第一次看了半截弃了,拖拖拉拉一个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没什么体会,只觉得形式过僵、故弄玄虚,实在空洞无趣。色彩、构图,画中画、框中框。极致的清晰和干净,(和作品中绘图师一样)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严格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