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说,你不能选择亲人,但可以选择恋人和朋友。《灿烂的她》这样的电影却在说,亲情也可以是一种选择。

刘浩存这次演了一个叛逆少女。《灿烂的她》给了几场能让刘浩存释放出倔强感的戏,但最终又回归到关乎亲情、陪伴与成长的温暖底色。

如今我们在看到一个人身上的阴影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追溯原生家庭,而忘记了社会性塑造。片中长大后的“嘉怡”(刘浩存 饰)就是一个经历过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双重“塑造”(磨难)的人,同时在风雨过后,电影又赋予了她第三次“塑造”,即和奶奶(惠英红 饰)的相逢。

有趣的是,惠英红饰演的奶奶在片中是没有具体名姓的,她更像是一个充满母性的符号/符码,让我们看完片后还能想起家里那个久久等待着子女归来的老人。

说起来,也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过主要描绘祖孙情感的故事了。奶奶带着归来的“嘉怡”去逛市场,喜笑颜开。这里有个呼应,当年走丢时,奶奶也正准备给小孙女买衣服,这里也能看出奶奶对当年遗憾的弥补吧。只要小孙女喜欢,奶奶满口都是买买买的乐呵样,让人不禁想起隔代亲文化里,祖辈对孙辈无条件的宠溺。

假如说父母辈的爱是有条件的,由条件/要求组成(一个孩子只有擅长些什么才能获取被爱的“奖励”),那么祖辈的爱则更像是衰老的动物对新生的小动物那种纯粹生物性的关爱、呵护,甚至是宠溺。那种看着一个新生的孩子、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小孩,只要她存在着、欢腾着在自己面前健康成长,就打心眼里喜欢的感情。

《灿烂的她》大半的场景都发生在奶奶居住的海边小屋。这种自建的、仿佛亘古不变的旧物,就像一个在海边守望了多年的老人一样,成为了一种力量传承的见证。

电影中,我们不会看到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奶奶所期盼的只是小嘉怡能够健康、快乐、平安,如果说还有私心,那就是能陪在她身边。但是最后,她还是花了大量积蓄送孩子去读书,只为她能看到渔村以外更大的世界。

奶奶的爱不仅是无所不包的,如大海般宽容,同时也是充满力量的,如暗涌般深沉。

奶奶不仅帮嘉怡摆平了旧生活中混混及养父的纠缠,还帮她解决了上学的问题,让她能够发挥自己绘画的天赋与潜能。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嘉怡最后画的那幅《告白》,为防剧透就先不讲了。从这里开始,与其说是奶奶拯救了“嘉怡”,不如说“嘉怡”也在拯救奶奶。

当她开始选择去爱的时候,不论对方性格如何、社会成长环境怎样,抑或二人是否有血缘关系,好像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真正的爱不是那种“沉默如山”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给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一个朴素的日常。

一个已经活明白了的、身边空无一人的老奶奶,和一个人生刚刚开启、却已经在这个世界上遍体鳞伤的小女孩,她们恰好处在人生的两极。

明明一个人也是可以活下去的。

奶奶有海边的小屋,有热情友善的村民,她可以永远抱持着嘉怡活在世上某处的希望,不用面对更大的遗憾,唱着《潇洒走一回》忘却往昔伤痛;

“嘉怡”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方式,就算常常磕绊,好歹也生存了下来,那个如烂泥般的养父亲,多半也算个名义上的亲人,做着直播熬过那些毫无尊严的日子;

有时人和人相遇了,也就意味着想象的崩塌,或许还要面对更残酷的人生和更大的遗憾,但仅仅为了交汇时的那一点光亮,所做的一切,或许也是值得的。

或许真正的感情就是这样,它不活在想象中,而是活在两个人相处的每分每秒、每一截日常的陪伴中。

两个不同境遇的女性穿过黑暗,选择彼此成为自己的伙伴,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建立起真实的羁绊,这种“养成系亲情”比任何口号都更足以给人安慰。

它也在告诉我们,人是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好几次机会去选择的,人生不是一次定型的,只要你愿意,生命随时有可能重新开始。

片中反复出现的音乐《潇洒走一回》也给电影赋予了一层超脱于亲情之外的质感。

亲情原本是关乎人际关系,关乎羁绊的。但是在奶奶知道自己陪伴不了孩子多久的时候,她送给了嘉怡这首歌。演员惠英红说,奶奶是希望嘉怡的人生也可以过得潇潇洒洒。

这又让电影多了一种冷冽的温暖:人这一生,最终是需要独自去面对的。去爱谁是选择;去做什么样的工作是选择;去关心什么样的事物,把注意力分给谁,同样是选择。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无怨无悔,潇潇洒洒。

亲情的本质或许并不全是爱,但爱的本质是选择,是相互陪伴、相互救赎。

她们选择了彼此,从此“嘉怡”的世界多了一个爱她的人;而奶奶在生与死的两个世界,都有心爱的孙女陪伴,不会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