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我是皮克斯的影迷。不过近些年来皮克斯颇为令人失望,去年的《疯狂元素城》就已经让人感慨江郎才尽,现在又来了《头脑特工队2》。

上个月,我在内部观影活动中提前观看了这部影片的片段,当时迪士尼的营销人员请我们提一些意见,我啥也没能提出来,因为当时我只有一种感觉:这部电影很吸引人,但是不够好。现在这部电影全球同步正式上映,全球票房超越《沙丘2》成为今年的年冠,我也在重温一次之后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不够好。

单看这一部片子,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前作《头脑特工队》,我会推荐你去看。但如果你看过1,那就不必看这部了,差得有点多,毕竟前作在我看来是皮克斯前三的作品(另外两部是《机器人总动员》和《寻梦环游记》)。

我记得看到第一次看到第一部的时候,真是惊为天人。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创意,人脑中各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电影中这些情绪具象为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这一系列可爱的小人,既感人又科学,小人的冲突与和解也对应着主人公莱利的内心波澜与成长,故事讲完了,莱利也成长了。灵动的想象力,完美的作品。

第二部再来已经过去了九年,主人公莱利从孩童进入了十三岁青春期。她大脑中的情绪更为复杂,焦焦、慕慕、尬尬和丧丧作为新的情绪小人出现在这部续作中。孩子长大了,负责焦虑的焦焦看不起童年只知道傻乐的乐乐,领导新的小人们,夺取了莱利大脑的指挥权,引导着莱利突破从前的自己,为了目标勇往直前、“六亲不认”。

对应到莱利的行为,是她跟好朋友一起进入了冰球训练营集训,跟一帮高中孩子一起训练。莱利充满了对球星学长的仰慕、自惭形秽脚趾扣地的(内心戏)尴尬,还有时不时发作一下的丧气。她渴望正式入选,内心非常焦虑。为此她主动接近和迎合学长,抛弃曾经的朋友,嘲讽自己热爱的乐团,一度迷失了自己。

这是影片好的地方——非常准确地抓住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善变且莫名其妙,他们思维活跃,叛逆性强,容易产生爱慕心理,自恋的同时又夸大自己的缺陷,无需在意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那是十分尴尬。

另一个比较好的一点,影片还是展现了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头脑风暴的展示,真的是一场点子的狂风暴雨;代表“怀念”情绪的老奶奶忆忆总是时不时想要闯进来,也埋下了后续仍会有续集的伏笔;莱利小时候看过的渣画质的二维动画会忽然间联动起来,等等。

但是,电影总体上属于有佳句无妙章,因为故事比较简单,主题也是老生常谈,“接纳所有的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完全接纳,才会长出孩子的自主意识。影片最后,掌控了情绪主控台的焦焦因极度渴望胜利,遇到了意外之后开始疯狂失控,乐乐终于跋涉回主控室,说出“你无法决定莱利是什么样的人”,众情绪看着莱利的自我意识散发出七彩的绚丽光芒,不再是单一的“我是个好人”或“我不够好”,而是所有的经历塑造出来的不同维度的综合性格,它们欣慰极了。

在第一部中,由于莱利年龄小,自我意识并不清晰,所以电影没有提出“自我”的概念。第二部中提出了这个概念,原本是一个可以大有可为的话题,可惜的是影片并没有挖掘出更加丰富的故事来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过程,反而是完全延续了第一部情绪控制行为的设定,只不过是增加了几种情绪,加上最后的简单说教,这是非常可惜的。

而且,新增的这几种情绪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与第一部相比,略显生硬并且似乎割裂。第一部里面人物主导了情绪的活动,当莱利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情绪波动时,忧忧和乐乐也先后产生了抽象区域、潜意识区等区域的冒险经历。

而在这部新的作品中,似乎是情绪小人主导了莱利的行为,莱利成了工具人,焦焦主控时,莱利亢奋,乐乐主控时,莱利就平和,这固然可以解释为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化多端,但是乐乐等人被关押和跋涉的经历,却完全失去了对莱利的影响,沦为“为冒险而冒险”的情节设置。

最后说一个刻意的地方,如今电影创作实在是太过于“政治正确”了。莱利的两个伙伴,一个是黑人,一个是亚裔。我并不是说这样的设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是当政治正确抑或是什么其他的“22条法则”已经成为皮克斯创作的框架的时候,你很难想象它还能有原来天马行空、奔放不羁的创意。

原创的故事都是先有创意再添加情感,但是续作往往是已经有了人物设定再努力增加新的点子,于是我们看到了比第一部难看很多的《赛车总动员2》、《海底总动员2》、《怪兽大学》等等,商业利益要求他们不断地开发新作,如今《头脑特工队2》也属于相对平庸的作品。我只能祈祷,不要再嚯嚯我心目中的另外两部神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