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结构和支架似乎很符合戏剧的“三一律”,但他仍然具有电影性,在于其“效果是由观众也陷入其中的重叠视野和交叉凝视的纯粹电影性的强度产生的”。角色们置于房子的空间,互相凝视着对方。我们可以看到主角不仅参与主角间的对话,同时也作为旁观者,凝视着角色的对话,他仿佛与其他角色的空间场域所间离,主角的凝视与观众的凝视似乎产生一致的效果,正如角色们凝视着老电视机屏幕或者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老塔运用这些元影像的宕机手段,似乎想要表达的便是他想要消解电影影像的银幕空间,他要达到的效果是让角色观众一起与自然共生。房子正如银幕一般,是角色通过空间所凝视的中心点,可以看到老塔不断运用自然之力侵入住宅,例如向内吹拂窗帘等。所以亚历山大要烧房子的原因在于房子是人与人之间凝视的物理性空间,也是干预自然力量无法透析共生的人造物质性,只有烧毁,才能让亚历山大得到与自然共生的力量;只有消解凝视的快感或者银幕空间所带来的物理性阻力,才能让老塔—主角—观众三者一起与自然共生。其中,包括房子微缩模型复制品,主角亚力士山大感到害怕,仿佛对他房子的物理再复制破坏了他的神圣性。当然,通过以上所表达的,房子正如银幕,正如电影不透明式的媒介,老塔对电影这个媒介的影像复制品的一次深入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