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片,好莱坞和香港都是大师和佳作辈出,但是进入近十年,好莱坞尚有马丁斯科塞斯在支撑着这一类型,起码还有《爱尔兰人》的出现。

在近十年我们在香港影坛则已经看不到能够达到曾经《枪火》《黑社会》《无间道》《古惑仔》的水平和影响力,甚至是《卧虎》、《夺帅》、《放逐》级别的作品也几乎找不到。

...
《枪火》无论是剧情,还是镜头,都在告诉你,它在讲述一个童话,成人童话舞台剧

非要说的说的话,也只有某人的《选老顶》、《扎职》可以看看,而其他片子则大部分算是以所谓的黑帮为背景,实际就是个枪战动作片。

黑帮片的本质在于,电影要明确的展示黑帮的内部组织,人际关系,故事线使用要通过黑帮内部的利益纠葛、恩怨、阴谋来展现一种恶的内核本质,这一点自从对于《古惑仔》的大规模批判后,尤为明确。

在庞大而严密的组织里,寻求兄弟情义,在大组织的规则中实现突破,或是在关键的选择中选择了向现实妥协,基本上是黑帮片的核心卖点。

无论是《黑社会》中的兄弟反目或是“钓鱼”,还是《古惑仔》中洪兴和东星的尔虞我诈,亦或是《无间道》中的卧底与反卧底,都脱不开上述要素。

马浴珂在很敏锐的抓住了这种特性,并且成功运用在了《怒潮》里。

...
本片原名新秩序,如果还用原名,票房至少多2000万

不由得在这里赞叹一下马浴柯,做导演要比做演员更出色。

我认为这部导演处女作能让他一下子就跨到了前三分之一的导演层级里。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商业和艺术成就,而是马浴珂在本片中展现出来的未来可期。

毫不夸张,作为处女作,本片丝毫不逊于饶晓志的《无名之辈》和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虽然三人风格迥异,但是都能显现出创作者的光芒。

而马浴柯在本片中展现的亮点就是,他用比较熟悉的黑帮题材,做出了内地特色,而这种特色并没有背离黑帮片主要的卖点要素。

以黑社会集团董事长的改选为起点,穿插了黑帮内部的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尔虞我诈,同时也把视角放到了器官买卖、人口贩卖上、官商勾结等社会议题上,以复仇为核心,以谁是内鬼为悬疑线,商业要素上的重点动作戏份,以大场面的火拼为卖点。

于是,大家看,上述的要素,基本上都是借鉴了之前成功案例的经验(《无间道》-内鬼、《放逐》-复仇、《黑社会》-内斗、《古惑仔》-火拼)。

所以本片没有脱离黑帮片的就有味道,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新东西。

而这种新东西,我认为是完全的创作者特征,对于马浴柯来说,就是全片自始自终有强烈的情绪充斥在银幕上。这种强烈的情绪通过镜头、配乐、剪辑、色彩,等等要素,始终在提醒着观众,挑动着观众,而在最后,给予最强烈的一击,使观众得到一个情绪上的爆炸体验。

我认为这个爆炸点,就是在影片最后10分钟左右,影片中最有一场械斗戏开始之前,张家辉、阮经天、王大陆的身份正式在黑帮众人面前曝光时,张家辉关上了舱门,即绝了自己的退路,也绝掉了黑帮的退路。

三人站在高处,死斗即将开始!

这一开观众的情绪会达到最高潮。

某种程度上,起码马浴珂在创作时,仿佛吃了兴奋剂,和达米安查泽雷在一个精神状态上。

这种创作者情绪,或者是激情,让影片中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化的打斗戏,简单的你死我活,而是在阴谋、暴力之中,始终充满了充沛的情感。

而在本片众多的情感激荡中,愤怒是最核心的,也是本片最核心的讲述价值——给大家展现了,充满愤怒的人能够做到什么极致。

愤怒这种情绪,隐忍在电影的各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每个人的表情,甚至但我们了解到小妹的遭遇后,让观众也充满了愤怒。

愤怒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让影片中的不可能化为可能,让血肉之躯变成钢铁,让尊严犹如蝼蚁,让人化为阴沟里的老鼠。

看似代价巨大,但在复仇所带来的结果面前,什么都是值得的。

本作另一大亮点就是动作戏。

马浴柯非常清楚自己在动作戏上缺少经验,所以很巧妙的在动作戏上有了大量的氛围渲染,最后得到的效果很成功。

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大量使用大规模械斗,短镜头,快速画面切换等等小技巧,弱化观众对格斗细节的关注。

同时避免了绝大部分动作戏使用火器,使用拳拳到肉或是冷兵器,让动作戏的残酷性更上了一个量级。

...
这片里就开了有数几次枪,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马浴柯在群斗戏上非常有想法,全片有三场团战戏,除去最后的高潮一场,另外两场非常精彩的长廊打斗,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用长长的走廊作为场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空间的局促性,要知道,在有限空间里的肉搏战,比起空旷空间来,能够给予更多压迫感,而群殴所产生的压迫感和血腥程度更胜一筹,另外,也能最大化的弥补打斗细节上的短板。

第一场长廊战斗,发生在黑帮的制毒窝点,情节把这段设定为在一片黑暗中的搏斗,所以除了一些模糊的影子,马浴珂用了大量侧面描写——镜头安排在长廊之外,我们只能透过窗户看到人影晃动,破碎的窗户,被扔出窗户的人,这种侧描能让观众充分发挥想象力,能深刻感受到一种激斗的气息。

另一场长廊战是中后期在医院过道发生的黑帮内斗,这一场就是用短镜头,闪现,碎片化每一个动作,直接的血腥场景来展现最残酷的黑帮之战。

...

...

而与第一场长廊战斗不同的是,这出戏在灯光之下,每个人都清晰可见,因此导演安排了两个核心人物作为这场群斗戏的焦点——企图上位的二把手乌戈和董事长的首席打手乔治。

他们分别由马浴柯和陈国坤扮演。

在本场戏中,乌戈的桀骜不驯和乔治的杀气,被两位演员表现得淋漓尽致。

...
陈国坤对乔治的塑造非常成功,导演有想法,从一开始的军师人设,在脱掉西服后,立刻变成了杀气腾腾的双花红棍

尤其是马浴柯扮演的乌戈,即使身陷重围,让人不慌不乱,霸气外露。

...
马浴柯难得在影片里演一次拥有领袖气质的人物啊

而全片对手戏最精彩的片段就出在这里——

当乌戈最后即将覆灭在众人的乱刀之下时,乔治展现出了不忍的表情,同时影片画面回溯,记忆中乌戈和乔治等一家人和睦的场景,我们能够感受到两人是有情谊的。

在最后乌戈和乔治的决斗中,当乔治用刀刺入了乌戈的心脏时,我们能看到乔治眼中隐隐出现的泪光,一种动容,在情谊和忠诚之间,乔治选择了忠诚。

整部电影,最让人感到惊喜的就是演员了。

张家辉的表现嘛……也就那回事。

而王大陆和阮经天的表演则出乎意料的精彩,尤其是最后谜底揭晓,我们了解了两个人的一切后,会发现他们在电影里所展现的态度、情绪,包括动作,都隐藏着内情,这一点上,剧本的助力很大,它要求演员做出前后相反的人物表达,树立两种不同的人物设定,剧本给予了演员上升的空间,而王大陆和阮经天成功做到了。

两个演员在最后和大BOSS对峙的一段戏中,充分表达了本片最核心的主题——当人充满愤怒时,会改变什么,会达到什么高度,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会实现如何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