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印象最深的点。
1⃣️“儿时词不达意 成人言不由衷” 舅舅在婆婆面前 像凑字数般讲着生活琐事和个人近状 在父母面前一切“客套话”讲出来 到最后自己都无奈的不知说什么好

这段在婆婆床前的独白里 洋洋的一句话 接着洋洋妈妈“你们学校老师怎么教的” 让我感受到对略低级水平教育阶段的教育水平的讽刺(指幼儿园或小学)


2⃣️不是剧情 插一嘴技巧。
关于杨导在影片中属于他风格的/音画不同步/让我有种前一段情还未消散 仍在脑中萦绕 带着这份感觉接着接下来的剧情 尤为深刻的节点是:大田和NJ去酒吧 大田弹奏《月光奏鸣曲》音乐声一直到NJ走到昏暗的办公室. 我非常喜欢他这种呈现手法 给我很多灵感和方向 是一种无缝拼接 是剧情的连贯也是情感的接续
再说构图。(镜子真的是个好背景 既有表面虚伪又有审视自我的作用)


还有一点 是NJ和同事在车上 杨导取了很多以车外玻璃视角拍内部的角度 玻璃上倒映出高楼的影子 与人重叠 形成一种别样的美……爱杨导 眼睛被净化 又给我提供了思路。
很多拍摄角度让我体会到置身于故事之外看别人生活的感觉… 譬如开头婚礼 明明是热闹的劝酒场景 杨导选择用远景(全)拍摄 而不是将镜头近拍某几个人。以及很多个镜头都让我觉得一切的热闹与我无关 我只是故事的过路人
“电影的发明让人类生命延长三倍”
还记得NJ初恋阿瑞在片中首次和NJ见面的场景 没有任何语言赘述 但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感受到二人微妙的磁场 关系不言而喻。我觉得可能这就是我心中高级的叙述手法 别人说的和自己悟的感觉是不同的 质量自然不同 观感也会随之提升
3⃣️写实

因为家里婆婆病重在床 家里人轮番和婆婆聊天 可能他们自己都从没总结过或没有细想过我自己这一天发生什么?或当下我是什么状态。现在他们去想了…随即是迷茫后的声嘶力竭的无力和崩溃 生活有些时候不能细想…。
“每天都不一样 人们为什么害怕起床 起床后又是新一天?”
婚礼的热闹后那种寂静的落差感 一切热闹的活动之后总会又回到独处之时 那时候…? 和电影里一样 疲惫的累 疲惫的乐 疲惫的静
杨导在这部电影里 让我感觉到他在从不同的年龄段的人的角度去解读去看去说这个世界
困了先写这么多。暂定人生电影 最近真的隐隐心悸 开悟
更爱杨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