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见一个正儿八经只是想穿裙子的男孩。其实他和女孩都是,只是想穿裙子而已,别无其他。
这部电影太需要共鸣。没有私人记忆作为映照,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夸张的、过度的,就像我自己也一次次怀疑我曾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在漫长的追忆与自我折磨中被放大了。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再次看到“同类”的存在。
确实不是很好的女性叙事,因为剪刀剪破的,拿头去撞的,用勺子也要挖穿的,并不是男性的压迫,而是整个县城弥漫的保守氛围,大人们装腔作势的“上进”迷思。
通过父母完成了压迫的结构性展现。父亲将自己的无能投射为对孩子的要求,母亲则因为无力默认了一切规训。
在结尾也完成了赵大奔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转换,使得整个县城的结构得以完整和圆融。
许毛毛的觉醒是突然的,也的确是过于理想化的,但更是我们需要的。
芝加哥和张国荣勾起了关于“美”的共情。

一切的青涩都成为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