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爱伦坡小说的具象化 。爱泼斯坦如梦如幻,略带原始色彩和实验性质的黑白电影。
可以看到其中蒙太奇的运用还处于尝试阶段,夹杂在固定镜头之间,而且初步来自于苏联的蒙太奇理论。
大量使用正片叠底的技术,制造出如梦如幻的画面,记得原著里面也曾描述厄舍府的雾像是胶状的活物一般。入下葬画面与蜡烛作叠底,而蜡烛在全片一直代表着生命力(如前面与绘画的场面组合成蒙太奇,叙述了夫人的生命力被绘画抽走),在此处制造诡异氛围的同时,暗示夫人仍未亡故。
在弹琴的时候夹杂了几个非叙境的插入镜头,湖水、古怪的树,来表示有生命的厄舍府的状态。而大量飘动窗帘,掉落书籍的特写则是暗示厄舍府本身具有生命。这也作为布莱希特方法将观众从电影的戏剧性沉浸拉离,提醒观众正在“观看”电影而非参与其中。(布莱希特方法常用的方式包括非叙境的插入和打破第四面墙)
此片是明显的表现主义电影,用浮夸的演技彰显人物情绪,并且所有场景采用室内布景(包括厄舍府,应该是做了一个微缩模型),来达到让每一个镜头都形成表现主义绘画的地步。
与表现主义相对,印象主义电影为强调自然的呈现往往采用淡漠的表演和室外实景。这两者一个与戏剧对应一个则认为电影艺术应区分于戏剧艺术。
看完后印象深刻的镜头:飘动的窗帘,弹吉他切到湖面和古树的蒙太奇,送葬阶段与蜡烛的叠底。
完美再现小说氛围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逍遥骑士》与《边境杀手》:公路片基因的精确手术刀 一战再战总体来说让我十分惊喜,其视听语言和符号学的运用非常的娴熟与巧妙。尽管本人对其节奏略有不满,但是绝对是瑕不掩瑜,尽管其商业上注定不会如F1那么成功,但对个人而言,这部电影在今年这个时间段的上映可以说让我重新对影视行业产生了希望 ...
禅之触:儒释道三家的美学交融 最近考研实在太忙,挤了半天才挤出这篇影评。侠女的英文名是touch of zen,zen是佛家中禅宗的意思,胡金铨大有借此片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之一,其英文名与中文的区别也相当有意思,故而取作标题。我们大概还是从视听语言和电影符号学 ...
promax版异教徒,可惜内核并未能打到同样高度 曾经写过电影《异教徒》,我们说它隐喻的是宗教殖民叙事的象征性失败,乃至与殖民逻辑的倒行逆施。《仲夏夜惊魂》在此方面仅仅止步于表现现代性在面对原始宗教时的无力。与之相对的,仲夏夜惊魂所描绘的异教系统更加的封闭,也更加极端、更加详尽。如 ...
游戏化叙事与创伤竞速 相当优秀的电影。近几年有一个很好的迹象是,许多本来不属于电影的元素正在进行一场融合的实验,f1电影也是一样。在个人观点中,电影是带有公路片基因的,但是血管中流淌着新生代电子游戏的血液。传统公路片中"旅途即人生"的 ...
文化幻象中的象征性失语与精神阉割 我们不妨从视听语言聊起。《大佬》的视听非常有北野武本人的特色,采用大量的定场镜头和极其少量的摇摄跟拍,强调出“凝视感”,配合相当冷酷的硬切和镜头设计,以及几乎禁欲主义的视听表达,使得影片几乎表现的去感官化,即便音乐的谱曲是久石让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