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HS是英文Video Home System的缩写,意为家庭录像。

70年代,录像带技术成本下降,得以进入家庭领域,普通人也有了影像拍摄的权利。

这对电影、电视内容的影响意义深远。“影像内容”不再是导演和制片厂的特权。

《致命录像带》系列充分利用了“家庭录像”的特点,将恐怖片的拍摄视角让渡给“普通人”。

这是一种纪实化的虚构,纪实的是手段,虚构的是故事。

所有的视觉效果都建立在80年代便携摄影机的技术上。

可以说,这是一种新潮的复古。

...

这极大增强了恐怖片的“真实性”,也进一步放大了观众的恐惧和不安。

模糊、晕眩的手持拍摄效果,让人感到这一切仿佛都是真的。

但是,这种追求真实记录的拍摄手法时不时和故事脱节,很多场面根本不是个人能完成的,可摄影机始终在强调,这是一场基于“现场”的记录。

理性上,观众始终清楚,眼前所播放的不是家庭录像,而是伪装成录像的故事。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出卖了自己所追求的真实性,那么本片所构建的形式逻辑(表现形式)也就不成立了。

那么,刨除电影的形式,这部电影还剩什么?

无非是一部老掉牙的血浆电影,集合了宗教、历史、神秘学、赛博飞升、社会新闻等诸多元素的大杂烩。

...

2

本片由6个故事拼接而成,不同的故事片段带来的整体失衡感很明显。

且主线故事的表现力其实不如5个分支故事。

观影过程中始终对导演抱有一种期待:碎片化的六个故事具有内在联系,在影片结尾给出整体性的表达。

但是,直到电影结束,都没看到导演的企图,这种期待彻底落空。

好吧,本片有五个导演,这个锅暂且甩给制片人吧。——好像制片人就是导演,彻底放飞自我?

事实上,本片的六个故事虽然没有达到内在一致性,却在局部形成上下互文。

在这种局部关系中,能些许探幽电影所想表达的观念。

No Wake(长醉不醒)算是两个故事。一个是传统恐怖片模式,少男少女野外度假,遭遇邪恶力量屠杀,幸存者寻求复仇。

另一个故事比较邪门,接上个故事,邪恶力量是一家杀戮家族,他们有着某种邪恶崇拜,杀人是他们实现信仰的仪式。

...

第一个故事中的幸存者最后完成报复,报复的方式分现实力量和神秘力量:警察将杀人家族绳之以法和湖水的死亡催眠(这里电影表达的并不好,语焉不详)。

God of Death(死神)和TKNOGD(不可名状无法翻译)表达了当古典宗教失去神性后,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潜伏在地下等待造访者。地上世界被科学主义占领到,人们在虚幻世界创造出新的神灵,他们冲出虚拟世界,对现世造成影响。当新旧神灵同时存在时,人类看似蒸蒸日上的生存空间危机四伏。

...

Dreamkill(梦中杀戮)是上世纪系列杀人电影的再创造,故事打破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穿插着警察调查的闭路电视。相比上面两个故事,整体上缺乏惊喜。而且,这个故事也是最不纪实的,涉及到多次视角转换。

...

Total Copy(完全复制)的故事模板源于《怪形》,虽然这个故事作为主线贯穿电影始终,却是所有故事片段中最多余的部分。正如它的结尾,这个故事是可笑而毫无意义的。

...

他们坐观怪物不断模仿、学习人的行为,最终所有人被完成进化的怪物屠杀。而主角(科学家)的一厢情愿让人厌恶,当他惨死怪物之手时,对观众反而是一种解脱:这家伙可算死了。

3

总结:《致命录像带85》呈现出的效果是杂乱无章的,虽然每一个故事片段有其内在逻辑,部分可称得上短小精悍。

但是,当你试图把各个故事置于电影整体来看待时,电影几乎处于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