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托騎士》是傑夫·尼科爾斯編劇兼導演的作品,故事改編自丹尼·裡昂的同名攝影集《The Bikeriders》。

...

故事背景設定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美國中西部,講述了一個名為“Vandals”的摩托車俱樂部及其成員生活的故事。

那是個特殊的時代。越戰的陰影始終萦繞在影片的“字裡行間”,理想、迷惘、失落、孤獨等時代情緒交織一處,彙聚為一個關于自由的回溯。

人對自由的追求源于某種缺失,自由從根源上不是一種完滿。可以說,自由是一種狀态,而不是結果。

自由一旦取得了成果,便是新的牢籠。

這塑造出本片迷人的時代氣質,但導演似乎僅僅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光影和美好的自我想象中。這讓電影顯得無比空洞。

最終,電影松散的結構令本片同奧斯汀·巴特勒的謎之自信一起,在建立之初就垮掉了。

...

2、

顯然,導演通過電影,在追求、複刻老牌的美國精神,就像《教父》中柯裡昂,《美國往事》中的面條,《情枭的黎明》中的卡裡多。

...

這些經典角色受生活所迫,早早混入江湖,遊離在法律邊緣,内心牢牢堅守着開拓者的精神:堅強、隐忍、講義氣,互幫互助。

正因此,《摩托騎士》渾身上下透露着“過時”的男性氣質,在me too文化盛行的當下好萊塢,本片正如它所緻敬的角色一樣,充滿了開拓者精神。

...

可能這就是導演所理解的騎士精神。

如果說,騎士精神的背後是高貴的自由意志,那電影中的騎士們至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高尚的特質,他們膽小怕事,俱樂部隻是自己的避風港。

這是電影顯得空洞的第二面。

3、
對國内人而言,騎士精神是個舶來品,沒有對應的文化基礎。

騎士精神是貴族精神,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天然具備階級屬性。

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性等道德準則。

片中的騎士們其實不具備高傲的身份優越感,他們是失落的時代下失落的人民,是一群被主流社會排斥的邊緣人物。

這讓他們的團結精神反而多了一層抱團取暖的唏噓感,也凸顯出他們生活方式的脆弱性,猶如空中樓閣。

4、
湯姆·哈迪扮演的Johnny創立了Vandals摩托俱樂部,俱樂部成員都是一些熱愛摩托車,追求自由生活的底層白人。

促使Johnny創立俱樂部的契機是馬龍白蘭度的電影《飛車黨 The Wild One》 (1953)。

...

一天晚上,Johnny在電視機上看到該電影。

電影中,有人問馬龍白蘭度“你們在反抗什麼?”帥氣的白蘭度反問道“你有什麼?”

你有什麼,Johnny一邊重複着電影中的台詞,一邊暗自下定決心,創立俱樂部。

...

沙發上的妻子聽到他自言自語,一臉迷惑,這裡預示了他和妻子貌合神離,脆弱的家庭關系。

在後續劇情中,通過女主之口,我們得知Johnny是個gay,喜歡男主Benny (導演在這裡的表達其實不清晰,女主說的愛到底是欣賞還是真愛) 。

...

Johnny是個非常老派、開明的人。

他對人性是樂觀的,他相信男人之間有任何矛盾都可坦誠相待,正面解決。

...

比如當幫内人對他的決策有異議,可以提出挑戰,有拳頭和刀戰兩種選擇。

當然沒人會選擇拼命。但是,當遇到不講武德的年輕人時,這套規則就失效了。這也是為什麼,Johnny最後死在年輕人的冷槍之下。

5、
Benny由奧斯汀·巴特勒飾演。今年在《沙丘 2》中,奧斯汀·巴特勒大放異彩,他扮演的反派菲德-羅薩·哈克南為觀衆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

奧斯汀這位演員很帥,燈光師為他專門設計了許多環境光。

而他本人也很善于利用光影,展現自己性感的輪廓。

他對自己在攝影機下的形象有着天才般的覺知,但本片中,正是這個天賦阻礙了他對角色的塑造能力。

...

觀衆看到的不是Benny,而是奧斯汀·巴特勒這個演員,他的個人表演側面反應出本人不太理解Benny這個角色。

在采訪視頻中,奧斯汀自稱為了表現Benny這個角色,自己花了大量時間騎摩托,并研究如果從動作、角度、表情、語言裡發掘Benny的内心(比如研究使用打火機的姿勢)。

...

想法是好的,可在執行過程中,奧斯汀的表演過于刻意,使得他對角色的塑造浮于表面,也讓Benny這個角色在觀衆的印象中極為單薄,有點刻闆,甚至不如幾個配角(比如應征越戰落選的Zipco,這個角色與電影的基調非常契合,可是導演給到的戲份不多)。

6、
Kathy是Benny的愛人,由朱迪·科默扮演。這些年,朱迪·科默一步一個腳印,靠着多部當紅作品,從電視圈跨入電影圈,咖位水漲船高,表演能力亦越發純熟。

電影通過她的視角,以口述回憶的方式娓娓道來,她的台詞能力在片中得到充分發揮。

...

Kathy這個角色雖貴為女主,可在電影所刻畫的摩托車俱樂部中,是個十足的外來者,邊緣人,與這群五大三粗的摩托佬格格不入。

她在不經意中闖入了他們的生活,又一見鐘情愛上Benny,整個過程缺乏一個過程,可作為故事的講述者、回憶者,她又必須介入俱樂部的核心。

在血氣方剛的男人堆裡,Kathy成了騎士文學裡,光輝的母性形象,可這個角色又和傳統騎士文學中的神聖女性相差甚遠。

...

我不知道這是導演有意安排,還是我的過度解讀。

可是,朱迪·科默這次的角色實在是太成熟了,她93年生人,奧斯汀91年,可在電影中,倆人的感覺仿佛年紀差異極大的姐弟戀。

...

Kathy不像是故事的參與者,而更像引導者:母性的關懷,指引Benny褪去稚氣,人格成長。

7、
但是,Benny這個角色幾乎沒有成長,或者說,看不到清晰的成長輪廓。

這不是奧斯汀一個人的問題,這是電影整體的問題。

它主觀上在講男人的精神成長,可實際上拍成了幫派發展史;它想表達對逝去的老炮精神的哀思,可到底這種精神的實質是什麼,電影自己也說不清。

...

就像Benny這個角色,他沉默寡言,勇往無前,善于隐藏情感,對摩托車有着超現實的虔誠,可他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麼,導演沒拍出來,演員沒演出來。

對于觀衆,Benny永遠是個謎。這也是為什麼,當Johnny提議Benny接管俱樂部,并說隻有他最适合,因為他是所有人的榜樣時,電影顯得如此怪異突兀。

打架第一個沖上去雖然很勇猛,但也不至于成為所有人膜拜的理由吧。

...

Benny這個角色最後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8、
電影雖然沒有從正面講清楚摩托騎士的精神内核,可從反面映襯出該精神内核中不該有什麼。

片中,有個小孩仰慕俱樂部拉風的派頭,帶着一群小弟想加入俱樂部,被Johnny拒絕。

...

Johnny随後測試他,表示隻有他一個人能加入,他必須撇開他的同伴,他一口答應了。

Johnny諷刺他是個背信棄義的人渣,這讓小孩的自尊心很受傷。

之後,小孩加入分會,并以幫内人的身份,以刀戰挑戰Johnny。

Johnny趕到決鬥現場,剛掏出刀子準備迎戰,就被小孩一槍打死。

...

這個場景正如《情枭的黎明》中,卡裡多因為自己的仁慈,放走年輕的毒販,在電影結尾被毒販報複,一槍打死的情節。

...

偷竊、家暴、殺人、販毒、背叛,出爾反爾,這是小孩這個角色的精神内核。

新生代的陰險人格取代了老派的陽光精神,這基本是上世紀美國黑幫電影的核心主題,也是《摩托騎士》所緻敬的對象。

綜上,《摩托騎士》所表達的想法很多,卻毫無重心,從結果來看,這部電影是比較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