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Pig at the Crossing,其中把Crossing翻译成了十字路口,看起来大体是没有问题的,既合乎英语词义,亦照应电影主旨。但是,当我看完具体的影像,便意识到宗萨导演对Crossing一词的使用不是单义的,而是在电影的具体境况中具有了多重意蕴,不仅仅是指“十字路口”。所以,本文将对“十字路口”和“Crossing”进行多重意蕴的分析和探讨。
(说明:在正文中,我无意讨论电影具体的镜头语言和手法,因为这将是另外一篇论文中的内容。此外,除非必要的论证,我尽量不引用佛典。)
正文:
“十字路口”意:这是最容易想到的意思,也是电影采用的中译名,即道路中十字形的交汇口。联系电影情节,一位已婚的女教师德琪(Deki)和一位即将上岗的新教师多伦(Dolom)发生了婚外情,并且德琪发现自己很可能怀孕,多伦则去菜市场买了试孕纸。所以宗萨导演把菜市场作为电影第一个分镜的发生地点,用了一个长达5分钟的固定机长镜头。菜市场的交易后,在给德琪送药的返程中,多伦在超车时迎面撞上一辆SUV,随即丧命,进入到中阴生的特殊状态。
所以,十字路口的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他站在了轮回的十字路口,或者说轮回的交汇口。按照佛教的观念,中阴生(或称中有)是一期生命结束后到下一期生命开始前的过渡阶段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极微妙的状态,所谓“死此生彼,中间所受之阴形也”。这是十字路口的第一层意蕴。
十字路口的第二层意蕴,也是电影大篇幅展示的内容,其实是指多伦的选择——即由于对亲人和情人的留恋继续留下来,像信使一样流连无终,还是最终接受摆渡者的摆渡,跨越自身顽固的“我执”(佛教认为“我执”是人生痛苦的一大根源)。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十字路口”本身具有两层明确的含义。也基于如此,电影中文译名为《十字路口的猪》,我觉得是恰当的。但和电影本身的内涵并非完全契合,而这也是我想要继续深入探讨的内容。
“渡口”意:Crossing在英文中其实还有渡口的意思。这里我认为渡口是指“此岸”到“彼岸”的渡口。此岸指现在世生命,彼岸指未来世生命,也有可能指“彻底的解脱”。这其实也是世界上很多宗教的理想状态,只是说不同的宗教对“彻底的解脱”的路径和描述不同而已。在这个渡口上,自然会有摆渡者,即帮助多伦、帮助千千万万的人得渡的人。
最开始出现的摆渡者是一位白衣印度裔男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我们知道电影发生在不丹,不丹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而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名古印度人。
第二位摆渡者是多伦火葬时出现的蓝衣女子。也正是这位蓝衣摆渡者,在电影结尾引导多伦走向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有点像宗萨早期的电影《旅行者与魔法师》的结尾)。
如果我们再结合一下宗萨导演的身份——他不仅是一名不丹人,也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一位仁波切。所以,这样的情节设定其实和《中阴得度经》(也叫《西藏度亡经》,据说荣格视此书为一生的伴侣)产生了一种遥相呼应。正因如此,有人把这部电影视为“现代版的中阴得度经”。
“穿越”意:Crossing在英文的日常表达中其实还有一个意蕴,这也是电影中较难发觉的一个点:穿越。以前流行一种很特殊的影视剧——穿越剧,剧情或多或少涉及到时空穿越的元素。这里的Crossing和穿越剧里的“穿越”意义极为相仿。
在电影中,印度裔摆渡者对多伦说,中阴生可以依靠意念穿越时空,不受外在物质诸如墙体的限制。而且,多伦在穿越中能见到种种异象。怎么来解释这个现象呢?说实话,如果想用一两段话来圆满地解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引用《大毗婆沙论》(Mahā-vibhāṣā-śāstra)第七十卷的内容,抽丝剥茧,一一说明:
原文: 问:中有微细一切墙壁、山崖、树等皆不能碍,此彼中有为相碍耶? 有作是说:此彼中有亦不相碍,以极微细相触身时,不觉知故。
说明:
此段可以解释为什么多伦可以穿越墙体等一般物质的障碍,因为中阴生由极微细的“物质”构成,和接触物体时“不觉知故”,所以能穿行无碍。
原文: 问:神境通力与中有位诸有所行何者为疾? 有作是言:中有行疾。所以者何?经说业力胜神通故。如是说者。神境通力行势迅速非诸中有。
说明:
此段说明了中阴生的一大特点:行动迅速。
结合中有能穿越一般物质的障碍和行动迅速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多伦拥有穿越的能力。
原文: 问:中有为能互相见不? 答:能互相见。问:谁能见谁? 有作是说:地狱中有唯见地狱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见天中有。有余师说:地狱中有唯见地狱中有,傍生中有见二中有,鬼界中有见三中有,人中有见四中有,天中有见五中有。复有说者:地狱中有见五中有,乃至天中有亦见五中有。
说明:
这段论可以较圆满地解释为何多伦在中阴生时可以见到死去多年的母亲,离家多年而客死他乡的同乡大叔,向他问路的古代信使,因为ta们都处于中阴生中。更重要的是,ta们是“同类”,可以互相看见。这就是毗婆沙中所谓“地狱中有唯见地狱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见天中有”的原理。
原文: 如是中有有多种名,或名中有,或名揵达缚,或名求有,或名意成……问:何故中有复名意成?答:从意生故。谓诸有情或从意生,或从业生,或从异熟生……诸中有身,从意生故,乘意行故,名为意成。
说明:
此段论述非常重要,说明了中阴生也叫意生,因为它是由意识生起的,由业力生起的,由异熟生起的。这里得稍微解释一下业力,因为这是佛教义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我们理解电影的支点。业力梵语Karma,词根为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如果要准确地用现代汉语来说明业力,可以说业力是“由意志引导并能产生相应后果的生命活动”。
那么,什么又是异熟呢?其梵语为Vipaka,是指果异于因而成熟的果报。《成唯识论述记》卷二中说异熟有三义:(一)异时熟,谓‘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二)变异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三)异类熟,谓‘果’与‘因’为异类,而由‘因’所成熟。
此外,中阴生也叫意成,因为它“乘意行故”。
综上三段所述,可以解释为什么多伦的中阴生之旅有众多异象出现,因为这和他生前的意识、行为等业力息息相关。或者更深刻地说,中阴生之旅所见种种,皆为自身业力之变现。
“过境处”意:Crossing在英文中也有一个意思: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过境处。一国指此生,或者说现在世,另一国指彼生,或者说未来世,过境处便是其中的一个Crossing。这个意思和之前讨论的“渡口”的意思很像,但它没有附带有摆渡者或者类似的意思。
“交叉点”意:Crossing在英文中还有一个意思:线的交叉点。这个意思和十字路口的意思非常接近,而且也比较好理解。如果我们把轮回视为无数条无始无终的线,那么生命就是一条线段,生命和生命之间就是线段的交叉点,这正好是中阴生。
我们也可以把点视为非常短的一条线段,也就是说,点也是有长度的。和人生的长度相比,中阴生的长度一般是非常短的。佛教中各派对中阴生的持续时间说法不一,比如说汉传佛教一般认为中阴生最多可持续七七四十九日,而电影中白衣摆渡者对多伦说他大概有三天的时间。
而电影中对中阴生的比喻也是很有意思的,即白衣摆渡者向主人公多伦解释他当时处于中阴生的特殊状态:一只鸡被砍掉脑袋之后,它的身体还能走一小段的距离。
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宗萨导演以前的作品都有很明显的佛教元素,甚至像《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者与魔法师》这样的电影直接以僧侣为主角。但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宗萨导演并没有在电影中进行常规地宣教、讲经、说法,虽然他也曾坦言“电影是现代唐卡”。
但是,《十字路口的猪》和他之前导演的作品非常不一样,看起来几乎没有显性的佛教元素,实际上是需要放到佛教的世界观中、需要了解佛教所认为的中阴生的一些基本性质,才能对电影得到比较好的理解。如果只是把它考虑成一个亡灵飘荡式的故事,那么在观影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很多的“莫名其妙”。
综上,十字路口,渡口,穿越,过境处,交叉点,这些丰富而微妙的意蕴都汇集在Crossing一词中,意象凝练,立意高远,实为佳词。以上,十字路口的多重意蕴论毕。
顺带提一下,处于十字路口的为什么是一头猪呢?在医院抢救室床上躺着的是一头猪,在灵堂里躺着的也是这头猪,被火化的也是这头猪。
私以为这是宗萨对死亡进行一番艺术化的戏谑,至于猪的形态,可能是多伦猪年生,还是说多伦迷惘颠倒的状态像一头猪,按白衣摆渡者所言,这都不重要。猪是自己作自己的,譬如宫崎骏的红猪,宗萨仁波切的多伦猪。
后记:
由于我对电影的思考并不是很圆满,对佛教典籍的理解也比较肤浅,所以正文的分析肯定还不够准确,也不够全面。如果有人觉得穿凿附会,我对此也持开放态度。期待诸位的批评!
主要参考文献:
1.著者不定,玄奘译,《大毗婆沙论》
2.窥基,《成唯识论述记》
3.王雷泉,《佛教哲学·业力因果论》课件,2015
4.佛学大辞典:https://foxue.bmcx.com
5.佛教电子佛典基金会CBETA:https://www.cbet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