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概要版评论:
师生和同行之间这种哲学讨论氛围。。简羡慕得不行。
个人觉得最亮点的是陈嘉映PK物理主义,特别是陈老师否认缸中之脑能够做到真正的“欲求”和“感觉”,即便实现了全部的神经方式,没有身体的大脑是没法做到真正的“欲求”和“感觉”,甚至,陈老师似乎也否认缸中之脑能做到最起码的“欲求”和“感觉”。先不说陈老师的观点是不是太强,我震惊于物理主义者的物理主义竟然这么强,特别是叶峰,虽说在酒桌上醉醺醺的说话,但是充满着对“没学过量子力学或神经科学的哲学家”的愤恨之态。我认为,现代哲学家了解具体科学自然非常重要,但了解深入到什么程度和节点才能“被允许”进行哲学分析和讨论呢?这个界线要进一步讨论。另,我也认为,物理主义的部分主张相当有力量,但我个人来说,也许是因为感受过中国哲学、佛学、神秘学这些领域的震撼,所以我无法完全赞成物理主义,整体上我更偏向于陈嘉映的立场。
政治哲学那里,原来周濂是陈的学生!!两人观点也很大差异,周濂认为古典人文主义在当今不可能实现,令我诧异,但他追求“中人社会”的构想令我敬佩。
钱理群那部分也相当不错,两人大谈特谈中国知识分子的任务、抱负和传承,有种末日江湖好友逐渐散去的即视感。
解释和理解那里,这个主题实际上出现了很多次,最近我和女友之间的对话涉及了这点分析,我写道:
关于“黄皮自制饮料是润喉的不甜,还是高糖分很甜”这个讨论,结构跟上面的讨论有所不同:在于身体感受差异,是无法有效证明给对方听的。A说这个味道甜,B说这个味道不甜,A和B是很难说服彼此的。(昨晚看的《解释鸿沟》这个纪录片也说到了这个涉及感觉的说理问题)正如我们俩,你能接受重口味的,饮料浓郁和复杂的接受度非常高,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晓港那次苹果酸姜汁,显示出你超出一般水平的高浓度强口味接受度。那么我们怎么互相寻求对方的理解呢?显然这只能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因为我们没法互换身体。同时把这个“一定程度”习惯化。也就是说:每一次我们互相了解到这个程度level就差不多了。没法寻求充分的理解,没法要求你确凿知道我喉咙的齁甜,我也没法确凿知道你觉得不甜。同时还有,感觉感官一定程度上的互相理解建立反而建立在文学上,而不是哲学。——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描述各自的感觉,描述越充分,互相理解的程度越高(但还是没法达成充分理解,因为不能互换身体)。分话题评论:(1)哲学给大众的呈现方式
科学的公众参与和哲学的公众参与
哲学电影
展现具体的哲学过程,不是做实验,大量的对话
对话形式包括:学生组会、研讨会、私下交流、聚众闹事(不是)聚众交流,演讲
(1) 陈嘉映PK物理主义
我之前接触缸中之脑,确实也如纪录片的物理主义者们一样,对缸中之脑产生的意识悖论深深着迷。同时思路也是如物理主义一样:我们所有的意识状态都可以还原为/等价为大脑某些神经状态,我们全部的意识行为也可以从神经科学得到全部完整的解释,比如痛感就是大脑皮层某处的感觉区接受了相关刺激产生的反馈,幸福感、喜悦感这些也是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大脑里面飞来飞去的结果。
有一定大脑认知基础知识的日常大众,基本都会这样来“解释”意识,这样的解释似乎也是一个标准答案,也是一种固定化的
叶峰 | 为什么相信还原的物理主义
原创 叶峰 学术月刊 2017-05-19 09:02 上海
日常理解和哲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