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逆反”心理——大家都去看我就不去看——的原因没有看的片子,由于打算去看第二部,听了朋友的建议后补了。
前半段还不是很沉浸进去,嗑着瓜子寻思会不会是网上的褒扬过誉。后半段我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好了,不得不承认,又是一部不完美但我个人很喜欢的电影。
仔细想想,我个人的观影偏好,往往是因为一些很细腻的东西。就像高中时总自嘲自己是想做文科生的理科生,没办法的,我这个人永远会被感性打败。所以我第一次哭是在老韩掉下去时,第二次哭是朵朵那段广播。在世界也许快要殆尽之时,我最想抓住的不止自己的命,还有身边的你。惜命是本能也是理性,而在这基础上叠加的,是软肋也是感性。
我们总是说,要摒弃感性保持理性。许多次我们为小事泪流满面时,会被人奚落:这都能哭?这有什么好哭的?可其实我很想知道,人要没有软肋,真的就能无敌吗?或者说,人之所以为人,是仅靠那理性吗?
理性会告诉愚公,这山你移不走。理性会告诉夸父,这太阳你追不上。但是最后,愚公移山和夸父逐日的故事家喻户晓。理性说的那些事实我们无从判断吗?非也。我们敬佩的,就是愚公和夸父的那份勇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那种勇气我们在MOSS的言语上看不到,但却在最后的救援计划中,每个人的行动上看到了。这种勇气,也在告诉着我们,人之所以为人。
在MOSS的评估里,那份计划的成功率为0。因为它无从估量到,这个计划会有刘培强这个变数。它无法理解,有人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成全别人。它有最好的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强于每一个人类,但是它终归不会超过人——因为它太完美了。它不曾有一点软肋,也就失去了力挽狂澜的能力。
比起刘培强的牺牲是为了地球上的那么多人,我更愿意相信,他只是为了儿子一个人。我不是妄图否定英雄的存在,我也由衷地敬佩过往历史中每一个无我的英雄。但是,比起宏大的理由,我反而觉得私心会更让我信服。因为英雄归根到底,是人啊。
比起硬科幻,我一向更喜欢软科幻。也许就是因为,无论什么题材,我永远为“人”动容。也许,我们完全从理论的角度去审视每一部科幻作品,总能找到许多疑点与漏洞,可科幻小说存在的意义,应该不止“科”与“幻”。在科幻这个表层里的,永远还是那些关于人的议题。
我很喜欢我的同学写的一篇文章,她说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她一定会和最好的朋友紧紧拥抱。“我们拥抱一下,就当拥抱了我们短促的一生。” 我想啊,感性一点从来不是什么坏事。就算不能拯救世界,起码也至少能慰藉一个人。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