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不抱很大期待,但看完觉得很好,像茶水,很清淡,有回甘。前半部分被我拿来和《热辣滚烫》做对照组,现在“摆烂青年”是电影圈的热门话题,我看导演也故意用这个套子装入前半部分,利用主人公的“摆烂”制造笑料,一开始有点失望,后来很快意识到似乎这也是导演设计的一环:通过所过纪录片被恶意剪辑成观众刻板印象中的样子——摆烂的人家庭关系必然紧张,经济必然依赖他人,个人性格必定自大无能等等,反而与“热辣滚烫”模式构成了巨大的讽刺。“热辣滚烫”代表的那种摆烂即意味着人生的一切失去意义,众叛亲离一事无成,最后必然通过一次“胜利”证明自己的价值观,在《走走停停》中被撕得粉碎。作者刻意混淆了现实和电影的差距,影片开头看电影里的人看电影,中间看电影里的人拍纪录片里的人拍电影,片尾看电影里的人写电影的剧本,真实与虚假在这里失去了界限,生活与创作似乎实现了零距离,男主一语道破了其中差异——“生活不是按照剧本来的”,所以给我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本无限贴近生活。突如其来的死亡,没做完的绿豆棒冰,没拍完的电影,没买的按摩椅,处处充满了遗憾的不是电影里的人物,而是银幕外每一个在分别时没有好好告别的自己。男主角是一个(我觉得)非常典型的有天赋的创作者,他的那个极其接近廊桥遗梦的作品代表了一种对于规则以外自由的追求,隐含了母亲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去北京跳舞,听爵士乐和德彪西,而不是在超市的按摩椅上免费体验十几分钟,然后独自一人拎着沉重的购物袋走回家。母亲在整部电影里对男主角摆烂的宽容,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勇气闯荡的原谅,但最有意思的却是父亲的角色,由于儿子私自退掉帮他求了很久的稳定工作而始终表露不满,有意无意破坏儿子的创作,像一个经典的顽固家长,电影却在彩蛋中放出他接受的那段采访,这个看起来死板至极的男人坐在水草丰美的岸边,面带笑容和遗憾地谈起,当年他也曾想过要写作。在听他说“我们那代人都没有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的时候,我回想起电影中最震撼我的那一幕:父亲穿着裙子代替母亲演完了那部电影,最滑稽的画面背后是最无法言说的遗憾。很慢热的电影,突如其来的转折,父亲的转身,堵车时缓慢错过的两个人,然后是电影结束后的彩蛋,一直拖到最后的最后,情绪才仿佛一下爆发出来,值得我回来以后坐着又想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