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刷李安的这部战争思考电影,除了在一些剧情细节方面有了新的确认,也是缘由在第一次观影的时候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就是它发生在一种特别纠结的心理状态:战场上生死之间你有没有时间考虑英雄主义。

只是机缘巧合,一只被遗落的摄像机记录下了比利“英雄”之举,虽然对于比利来讲或者对于每一个置身战场的战士来说那都是本能反应,但是在世俗的观点里毫无疑问那就是我们崇拜的英雄。只有身处现场的人才能体味当时当下的感觉,那种能说的出来外人未必听得懂的感觉。



理解他的有几个人。

蘑菇班长,那个在牺牲自己的同时成就比利一世英名的人,也是那个从灵魂里理解比利的人。所以,在比利从体育场离开并下定决心返回伊拉克战场的那一刻,他音容再现,给比利莫大的安慰。



现任班长戴姆,也算是理解他,但由于自身置身局内,也没有更高的技巧和对生命的理解,他们可以同生共死一起成长。

比利的姐姐,因为爱他,所以洞察弟弟的纠结疑惑,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利从军也是和她自己有关,所以不希望比利置于生死之地。不仅自己劝服,也试图借助心理医生的力量解开比利的心结。体育场比利离开的时候,她那种怅然的心情只能发泄在自己的车子上。



菲姗,两相情愿、一见钟情,但是菲姗有着正常女孩世俗的价值观,她爱慕战场王子、坠入的是英雄情结。当比利说他想带她远走高飞的时候,她甚至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比利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微笑表示他是开玩笑的,比利是善良的。



其他人,围绕比利,各种立场、情感补充,他的战友们是真实的存在;经纪人全力以赴趋利而行,但理解原则底线佩服刚强之人;球场观众,敬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诋毁者有之、约架者有之……俱乐部老板,初识被人敬仰、再识唯利是图、西装革履身份高贵掩盖不了思想的贫瘠;家人……敌人……

影片正面的价值观是比利虽然一直游走纠结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价值思考者,他一直在问、在寻找自己应该何去何从。有幸的是他最终找到了答案、做出了选择

一个世俗的大家都认可和接受的选择

影片的主线时间跨度就在一天之内,从比利早上被闹钟叫醒一直到离开体育场;李安用了大量穿插剪辑发展出成就比利的战场线、姐姐对比利的理解的亲情线、比利和菲姗闪电式的爱情线、比利自己内心斗争的思考线、物质世界的利益线、芸芸众生的世俗线。

战争思考片汗牛充栋,《战争启示录》、《我们的父辈》、《光荣之路》……李安的作品对主人公内心的刻画细腻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