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会好好的》主人公是一位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孩,因为母亲的突然离世而选择虽然被大学录取但没有去报到,在母亲生病住院的过程中继续治疗还是放弃的选择上以及在墓地选址的事情上与父亲产生误会并因此隔阂。父亲失去爱人又和女儿闹别扭自然情绪不好,因此经常醉酒,这加深了父女矛盾。女孩每晚都是睡在自己的面包车上过夜,这辆面包车正是女孩运货赚钱的营生,为了让生前没有享福的母亲在去世后住上海景房,女儿拼命赚钱攒钱。因为什么活都接,在一次接单生意的时候碰上一条“蠢狗”,两个生命因为同样对自己已逝母亲的眷恋思念而转动命运交错的齿轮,虽然初次见面有惊吓,但随后大雨滂沱让人类动了恻隐之心,深夜解救了困境中的狗狗。接下来是一段比较老套的剧情,犹如《忠犬八公》,虽然一时的冲动使他们相遇,但悔不当初的无奈和愤怒接踵而来,于是马不停蹄地找下家想脱手。可缘分天注定,心里只有你,送不出去又不忍舍弃,那就选择接受。尤其是在这条“蠢狗”英勇营救故意隐瞒女儿深入深山寻找名贵木料而失足遇险的父亲的时候,狗狗一雪前耻成功成为了家庭一员,并有了自己的名字赵小意,与女孩赵小满合成“满意”二字。女儿与父亲也随着一些往事的澄清,关系有了好转走向。
可是就在幸福生活已然开启的时候,狗狗却染重病,在利用各种方法为狗狗进行治疗的同时,之前妈妈患病、治疗、离去的过程与此同步并列陈述,女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了父亲在面对妈妈的治疗过程的纠结和无奈。赵小满最终也选择了让狗狗体面地死去,“既然挽留不住,为什么不能让它舒服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呢?”,在那一刻,她理解了父亲在母亲生命最后时刻的艰难抉择。而父亲不仅抗下这份沉痛的压力,在面对女二质疑和甩脸色发脾气的时候也选择沉默,因为他觉得这样能消化掉女儿的痛苦。在除夕夜,父女二人和解。最后他们将妈妈的骨灰和狗狗的骨灰一起撒向了大海,这一结局也暗示着父女二人对自我的接纳和与自我的和解。
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死亡,如何对待至亲,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面对的沉重但又现实的命题,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人生所有的意义都在关系中。所以当赵小满失去母亲以后就像坠入无边的深渊,彷徨无助,她只能将自己置身于无可退却的境地才能获得反击的能量。就是在这个时候,同样处在无助彷徨和呐喊之中的狗狗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情感一下子找到了链接和回应,一切改变由此而生。
最近在听戴锦华老师的《北大电影课》,她讲到45度角的光是圣像光源,是造神时刻。而在这部电影中就数次出现这样的45度角光源,一次是在赵小满把狗狗带到宠物医院为它检查伤口配备狗粮的时候,当犹豫再三要不要送给人养,最后在川哥的劝说下决定先养几天把狗粮吃完再做决定时,在狗狗的视觉里,赵小满沐浴在圣洁的光环里,毫无疑问,这一束光明确了狗狗的新主人;第二次是当狗狗离开这个世界时,在赵小满的视觉里,狗狗奔向了小满自己的妈妈,当然也是他们共同的妈妈,因为他们是姐弟,是父母的儿女双全的“满意”。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插曲故事,就是王骁所扮演的老肖家的故事,这条叙事线作为主线故事的强呼应,及潜在表达了主人公的叙事并非传奇而是家家户户都可能在发生着的故事,同时也为影片设置了大量的留白。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或者想象还原和补充老肖家的故事,老肖因不愿在一个陌生女孩面前失态而极度压抑自己想放声大哭的抽搐声以及他在送“小四”最后一程的时候抚摸着小四而说“一家人有什么说不开的呢”,都代表了为人儿女、为人兄姊的情不得已……
影片上映于国际小狗日之际,除了人宠互动的叙事主线,剧情中呈现的宠物殡葬师的职业也在呼吁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怀。
故事最后是一个圆满的结局,老赵用小意带着他们找到的金丝楠木雕刻了妻子和小意的木雕,放置在了川哥的宠物医院门口,那曾经是他的艺术创作室,也是他喝酒闹事意难平的发泄场。小意因为治病而在诊所与另一个纯种的可爱狗狗一见钟情留下了一堆可爱的幼崽,所有的角色和所有的爱都有了寄托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