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单看气质和外形,很难把他跟清洁工作联系在一起;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一个片区的公共厕所之间来来回回。

倒不是因为男主光环才觉得他“高贵”,而是因为他对待周边事物的方式,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温柔与教养让他显得格外高贵:他在公园里看到一棵大树底下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小心翼翼地铲起一抔土,放进用报纸折出来的临时“小纸盆”,把树苗带回家。后来才发现,有一个看上去神智不清的老年人(舞老头)喜欢在公园跳舞,有时就趴在那颗大树上一动不动;也有时,就站在那里,双手向上伸直,再呆呆地侧出一个弧度——不朝向任何人的方向。

就叫他树先生吧。他在卧室外面的阳台上,大大小小养了好多盆树苗。

每天天不亮,伴着路边扫地的沙沙声起床,先给树苗浇水,再去洗漱准备出门。推开门,抬头看看天空,笑一笑,这是一早出门工作的仪式感。

上车前买听咖啡,路上听自己喜欢的录音带。到了工作岗位之后,认真打扫公共厕所的每个角落,尽职尽责。中午在花园的长椅上吃便餐,抬头跟树打招呼;视线下移,跟眼前的人用目光问好;侧过身,再跟隔壁不认识的女孩微微点头。记得有一次,他在繁华的城市街道上开着清洁车,那个走在人群中背着木头的人也会停下来向他点头致意,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舞老头的另一种出场方式。

叫他树先生还有一个原因。他喜欢拍树,喜欢用相机记录树的光影变化。每个月定期去照相馆换一卷胶卷,顺便拿回洗出来的照片。回家再一一筛选,把满意的照片存进标着日期的盒子,放进柜子收好。

下午回到家,换一身干净的衣服,骑自行车去附近的浴室洗澡;洗完澡再骑车去一家常去的小饭馆吃一餐正式的晚饭;饭店老板再忙,也不忘跟他说:“工作辛苦了!”

晚上回到家,在靠着书架的地方铺开被褥。旁边半米高的台灯照亮的地方,就是他一个人的殿堂。睡前拿起手边的书,看累了就随手放下,摘掉眼镜睡觉。接着,做模模糊糊看不清情节的梦,直到屋外的沙沙声一步一步靠近,又是新的一天。

每到休息日,他都要骑车去附近的洗衣房洗衣服,等待间隙,刚好去附近书店的货架上挑一本廉价出售的书,带着书再回到洗衣房对面的小店,认真吃顿饭。这家店的老板娘看上去跟他年纪差不多,对他格外照顾。除了热情的招待,还会问他:“**先生,这周看的是什么书呀?”

这些规律的日常生活中间还穿插了三件小事,每一件都在扯出不同的情感,但都没有过多的说明,没头没尾。其中有一段是他侄女离家出走去找他,跟他说:“舅舅,妈妈总说你跟我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世界,有些是连着的,有些不是”。

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不都一样。一个人,不受力生活,爱惜自己眼前的一切,也会觉得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