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電影觀後感,沒有分條縷析的說明,隻是回想了一些感到觸動的畫面,順便談一些籠統的感受。

...
小時候,姨媽伊莎貝爾帶他看畫展

先說電影的整體觀感。人物和場景都有一種和諧的美,不算豔麗,也不用飽滿,是恰到好處的柔和。導演的表達很克制,沒有極度的悲痛,也沒有極度的喜悅,對跨越兩代人的曆史也沒有過多停留。這種輕描淡寫的刻畫方式,反倒加深了一幕幕直抵人心的場景。總之,點到為止的叙事很動人。

...
藝術選擇自由

至于這部電影的叙事内容,用戰争、愛情、成長、事業、家庭貫穿起一個畫家的藝術之路,在觀影過程中不難把握。3h的電影有點長,但我幾乎沒有走神的時候,看得還挺入迷。影片越往後推進,越期待看到結果,隻是結尾有些出乎意料:畫家和妻子得償所願,沒有人揭開過去的秘密。不過很難說,那位教授内心的煎熬不是一種更可怕的懲罰。

...
一個人的工作室

想到那個大型藝術加工作坊,隐約覺得,那些隔間或者樓道裡面種種前衛的創作手段和方法,跟影片試圖傳達的對藝術的理解之間,可能還存在某種距離。那位戴帽子的老師期望看到的,大概是一個人内心深處的東西,作品隻是一個載體而已。沒有關于“我”的部分,他不會對任何人加工的藝術作品發生興趣。從這個角度來看,小時候帶他去看畫展的姨媽,長大後給他講故事的帽子教授,其實都在鼓勵他自我表達。如果他沒有感受到那種生命深處的力量——就像鞑靼人從火中救出帽子教授,後來在他頭頂塗過的一層又一層油脂——大概醞釀不出那些作品。奇怪的是,他成功了,但隐去了姨媽的身份,還有跟姨媽有關的那段曆史。

...
無主之作

姨媽年少時的敏感和出格沒有錯,錯的是不容異己的時代;教授寫下的紅字沒有錯,盡管“讓有限的人更好地享受有限的資源”這種觀念不近人情,但他從始至終也在捍衛自己的觀念;在戰争時代選擇中立、後來落魄自殺的父親沒有錯,教授指責他個性軟弱(因為教授對自己也很嚴苛),但擺脫時代對個人的壓抑又談何容易。要是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分析,教授大概是樹立道德模範的“超我”,父親是長期被生活壓抑的“自我”,姨媽是回歸内在袒露出來的“本我”,他們各自代表了屬于“我”的不同層面,隻是時代賦予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

教授

影片最後,畫家跟他的姨媽一樣,也感受到了關于這個世界的“真理”。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交錯,又或者,是注定要被“模糊”的曆史。
因為照片太真實,所以人們更喜歡自己的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