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国产独立电影。跳动着的手持摄影长镜头使影片风格与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相近。但摄影机对准的,并非社会的底层边缘人,而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一名男性教师。他陷入到了两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之中,最后在一场车祸后,影片从历史简单的现实主义向朦胧的超现实方向转变。他梦见了另一个来自蚌埠的陌生年轻女子,并与之产生了暧昧情愫。

...
迷人气质

而这个隐晦的梦境则通过不连续的舞厅与馄饨铺的交叉剪辑和来自抢救室的画外音而实现塑造。其中戏中戏的《小城之春》,陌生女子口述的偷书经历,等等情节无不例外指涉了赵先生的“出轨”经历。尤其是《小城之春》,播放的恰好是志忱与玉纹的片段。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看过《小城之春》也不值得奇怪。至于志忱与玉纹的象征,可以通过性转来理解。赵先生将自己的处境与玉纹联系在一起,可以看作是为自己在外头搞七捻三找寻合适的理由。与周若敏这十几年日子过下来,激情早已被慢慢消磨殆尽,爱情已不知所终,只留下丝丝亲情维系着他们的关系。既然如此,自己的“背叛”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被理解的。怎能蒙蔽住内心深处的“爱”呢?

...
章志忱与周玉纹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实际是人愿望的满足。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赵先生有着道德上的需求和责任感;而作为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他也有着难以磨灭的“性”的需求。因此,结尾的梦境有着两个功能,一是满足社会需求,二是满足生理需求,同时又必须以晦涩的姿态去伪装欲望,不能使其直接表露出来。就像前文所述的《小城之春》就是将违反道德的行径合理化,甚至陌生女子自身也可被解构为田静与周若敏二人在赵先生潜意识中的投射重叠。

另外,影片的布光也很具特色,以自然光为主,删除了浮夸做作的补光。在周若敏因发现赵先生出轨对他展开凌厉进攻一场中,由于主光源只有房内的白炽灯,周若敏正面处于完全背光的环境下,创造出了大片相连阴影。我们可以看到周若敏完全浸没在黑暗中,如同人形剪影般,从而渲染出妻子气势凌人的压迫感和被丈夫背叛的受伤心灵。

...
典型的相连阴影
...
抽泣着

《赵先生》通过主观现实主义和客观现实手法的巧妙融合,描绘了一个三角恋的架构,并以直接电影的手法探索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与生活,是华语电影史上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