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3.27-30
期待过高,前期观感开始平平,越来越好。
热评说“绝逼是40年后的我”,会是40年后的“olive”吗?
像是加长版的《帕特森》,美国中产阶级夫妇的日常,小的矛盾不断,大的冲突决裂永远不会发生,就像看着人物耗损生命一样。
当成文艺电影看的,结果是美剧,不太适应节奏和视听。几乎没有连续看完过剧,好在这种短剧还是追完了。平淡吧又不够深刻,悬疑吧又没有戏剧性。不过最后一集倒很有感觉,想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也和刚看的《年轻气盛》很像,人如何同衰老妥协,在蒙太奇的闪回中回溯过去,夹杂着超现实的场景。该剧情节相对零散,都是围绕女主展开,记忆的碎片织起,时间线也不够清晰,需要把握四集分别的时间轴线和彼此间的关系。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厌食症、偏执敏感…
olive这个女强人形象的确可能喜恶各半,并不是好母亲-或许会被《秋日奏鸣曲》那样倒打一耙。既可怜又可恨。
8.1/10
7.8/8/8.2/8.4
olive的老年生活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
札记
评分:B-由于让·维果逝世过早、影像资料过少,只能求诸相关人士的采访,在生平的回顾的同时插入其电影段落作为补充。(集中讲述两部叙事片)作为背景资料扩展了解有帮助,但干货不多。梅尔维尔任其副导演。其父作为政治犯死于监狱、这段早年经历对 ...
评分:B+7.8简评:越来越喜欢雷乃的风格了。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浓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为背景,由于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开始尚有疑惑。毕竟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地下组织离现在的社会太遥远 ...
评分:B+7.9蔡明亮的电影序列有着微妙的连续性-于演员、风格、剧情均有体现-交错编织成孤独和情欲的奏鸣曲。(详见其他影评)《你那边几点》几乎是《广岛之恋》的现代版:短暂的邂逅和分别,从此爱上一个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爱上一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