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是女性版《薄荷糖》,是娓娓道来献给70 年代女性的赞美诗。
如果说天才还在堆叠意象,大师如王超导演的视听早已极度克制,返璞归真。
精准,凝炼,克制,深情。
凝练缓流的镜头下,当妹妹的目光从电表箱转向修电表的武北辰,当女儿背对着门沉默不愿回应母亲,平静中涌动着巨大的情感暗流。演员表演克制的像那个克制的年代,表面上的集体生活波澜不惊,内心早已万丈波澜。
而导演和演员的克制,换来了观众内心的波涛。
干练,留白的剪辑,和隐去高潮的叙事策略,助长了这种克制。如在母女谈及早恋那场戏,孔秀一巴掌扇向小雪,小雪喊出:“你有什么资格评价,你从来没爱过!”而后该场镜头戛然而止,转向车间办公室场景。
巨大的震撼在于,这是小雪对母亲一生盖棺论定式的评价,她让观众心疼并反思孔秀所遭受的委屈和在爱情中的被动到茫然。
我们来不及回味,这场高潮却在凌厉的剪辑中戛然而止,却在观众内心震荡出山呼海啸的情绪。
面对那个时代的男性,导演带着批判和反思。三个男主,正是从妈宝男到大男子主义,再到理性懦弱的知识分子的描白,分别对应着男性的三重人格:如孩童般渴望母爱的温顺,如狮子般宣示主权和尊严的喧嚣,如狐狸般计算和明哲保身。
导演饱含深情的审视着父辈的缺点,却也呈现了他们的不易和坚守。当杨津峡因工作繁重受伤,为不拖累孔秀主动提出离婚,刘汉章在田地里耕耘,武北辰隐瞒车间问题的歉疚,我们又看到了男性身上值得同情的一面:果敢和正义尊严,执着和认真,和鼓起勇气的道歉。
孔秀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观念在那个年代非常时髦。她真正的女性主义,是《简爱》的化身,是不依赖男性的自由,是独立抚养孩子的勇敢,是面对追求者的克制,是从懵懂爱情中觉醒。
她的一生,如溪流般平静地献给了家庭,工厂,孩子,但内心的万丈波澜汇成了孔秀笔下的文字,她经历了命运的波折,终于成长为一位作家。书写身边的故事,感受并理解每个人的艰辛和不易,并对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做出呼应。
以往的女性电影,因为太过极端和戏剧性,导致冲淡了现实色彩,而本片则显得更为平和和真诚。
记得片中有一个丈夫睡去,孔秀伴着丈夫的呼噜声哄孩子的场面。镜头漫长,令人心酸,这是观众第一次直面母亲曾经经受的苦难。多少母亲就是这样,在丈夫的不管不顾中,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并将儿女养育成人。
正如导演所说这个镜头包含深情,饱含他对女性奉献的赞叹。我想作为男性观众,那一刻,我们真实地用具象的情景开始理解母亲,理解漫长而凝重的生命。
电影多次运用了火车声音的意象,如同《薄荷糖》一般。火车鸣笛成为连缀影片的关键段落,承担着全片结构性线索的作用。
火车隐喻着时间和命运。时间是暴力的,无情的,衰老和碾碎身体,它无声无息地掠过,夺走命运的赠予。经由火车这一具象的符号,我们得以感受到抽象的时间。
影片的几次火车鸣笛分别具有不同的意味,(因为有遗忘待二刷补完)在寻找小雪无果时,孔秀的哭泣伴随着火车命运的提醒,宣告这段婚姻的瓦解。
结尾的火车声音,是他与前夫站在希望的田埂上,聊起漫长而平静的生活,所有的不幸和伤痛化为淡然的平和。孔秀以一种平视的视角而不是胜利者的姿态交谈,火车的声音在此刻代表二人关系的和解,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尊严的告慰,是对中国人隐忍坚强面对生活的礼赞。
不妨在3.8走入影院,
回到70 80年代,
回到永远阳光明媚树影斑驳的年代,
回到火车、纺织和齿轮的年代,
回到男读《忏悔录》女读《简爱》的知识年代,
在横移的长镜中看中国崛起如何一路走来;
看献给每一位平凡母亲的隐忍诗篇。
ps:和王导合影了,太荣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