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编辑部几位同事不约而同看了皮克斯的新作《青春变形记》。
(下文有剧透,介意慎入)
我们发现这是一部很「心理学」的片子:刚进入青春期的 13 岁华裔女孩美美,身体里藏着一个巨型红熊猫——当她内心出现激烈的情绪时,就会从小女孩变成红熊猫。
有了红熊猫,就做不了妈妈眼里的「完美小孩」:妈妈为美美举行了一个家族仪式,让她把体内的红熊猫封印起来,再也不要给人看。习惯顺从妈妈的美美,在最后一刻却激烈地反抗了妈妈,留下了自己的红熊猫。 让人最有共鸣的是里面的母女关系,豆瓣评论区一个高赞留言这么说:
从「妈妈的乖女孩」变成「有着小野兽的自己」,要经历多少关卡?下面是编辑部的分享:
看完我觉得很亲切,因为我跟美美很像,体内也有一只暴躁的红熊猫。
不同的是,我的红熊猫比美美出现得更早:从小我就被大人评价为「不听话的、难搞的」的小孩。于是就连我自己也这么认同了:「我是一个情绪化的、脾气不好的人,我很糟糕」,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些情绪源于何处。
后来慢慢长大了,才逐渐意识到,我的很多情绪都来自于:「真实的我」跟妈妈希望的那个「乖女孩」之间的矛盾。
正如美美一样,妈妈一直以来的控制和期待,让我只能把真实自我掩藏起来,去扮演一个「妈妈喜欢的、乖的、优秀的」的小孩。而当我再也掩饰不了的时候,那只暴躁的红熊猫就会出来。
自体心理学里有两个概念:「真实自我」和「假性自我」,当两者发生冲突,尤其真实自我长期被压抑的时候,人就会愤怒——情绪是内心感受最直接的信号。
虽然现在真实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也还在探索中,但至少我可以区分什么是「妈妈的期待」,什么是「我的期待」,这真的非常重要。
电影还给我一个有趣的启发:当红熊猫出现的时候,妈妈想要把它「关起来」的想法让红熊猫越来越暴躁,而当朋友们觉得红熊猫很可爱,想要抱抱她的时候,美美反而变回了那个小女孩。
现在暴躁情绪出现的时候,我就把它想象成红熊猫来了。我不再攻击它,也不再恐惧它,试着跟它说说话,问问它怎么了,然后过一会儿它就悄悄走了。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看见和处理一些冲突关系的很好的渠道,学着和它好好相处吧~
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妈妈的红熊猫真的好大,太大了,电影把美美和她的力量差异用体型差异来表现,非常形象,看到巨大化妈妈红熊猫出现的时候,我也真实地感到恐惧——那种你不可能战胜她、她生气的时候两根手指就能捏碎你的力量差带来的恐惧。
然后突然反应过来,美美和妈妈真实的体型并没有差那么多,为什么变成熊猫后的体型差会让我觉得:「好真实啊」,而不是「好突兀啊」?是因为这一类母亲对女儿的精神控制就是有这么强烈。
电影的开头美美说:我是一个能自己做主的小孩,她的朋友却都看得出来「她被洗脑的太深了」,她被洗脑到明明自己完全是被控制的,还认为自己可以做主。里面的很多情节都生动的展示了「洗脑」的一些细节:
「这种男团是坏孩子才会喜欢的,你不会喜欢的对吗?」
「这种离谱的事只有坏孩子才会干,你是被她们怂恿的对吗?」
现在看,这些明显带着胁迫的问题,在当时听起来就是「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喜好、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的判定,被一句软性胁迫就能轻易改变,只因为不敢不做「好」孩子,以为人生只有「好」孩子一条路可以走。
在电影里美美被朋友鼓励、很快就醒过来了,并且勇敢地反抗了妈妈大熊猫,最后妈妈居然也接受了她保留叛逆的一部分,两人达成了和解。但是真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到中年了也意识不到自己是被控制的,别说觉醒和反抗了。
电影中的美美,叛逆期来临前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成长,在妈妈面前维护着她对自己乖宝宝的想象,因为女孩知道内心丰满起来的自己,是妈妈不能接受的。对父母的重视让她不忍心伤害到那个还没一起成长起来的妈妈,于是只能自我压抑、善意伪装。但分离又是父母子女必经的。
记得我谈恋爱后,妈妈总是不顾我的拒绝,要帮我判断对方的好坏,甚至不停给我发来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的信息。有一天我告诉她:「妈,我不再是你身边那个分不清是非的孩子了,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我会自己选择以后的家庭,你可以给建议,但不应该控制。」然后她就哭了,虽然我也心疼,但我也确确实实已经长大了。
努力长大的孩子是希望能得到应有尊重的,如果孩子准备好了而父母没准备好,受伤总是不可避免。那并不代表我们不够善良,某种意义上来说告诉他们你长大了,也是对父母的尊重啊。
电影中另一个让我比较在意的角色是女孩的爸爸,他的存在感太低了,这看起来是一个妈妈的妈妈与妈妈,妈妈与女儿的故事。但一个家里爸爸的角色是绝不能忽视的。
我想起了中国一个古老的问题「妈妈和老婆同时掉水里,该先救谁?」
其实这个问题里缺了一个爸爸。爸爸去救妈妈,孩子去救老婆就好了。当爸爸的角色缺失时,妈妈不可避免地会把更多的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虽然这个联想与电影情节并不是非常贴切,但同样的是:一个家,没人应该置身事外,每个人对他人都很重要呀。
昨天看到《爱情神话》的导演邵艺辉给这部电影的短评:破除想要得到妈妈或者爸爸认可的愿望,人生省去一半的痛苦。
而关于如何破除被父母认可的愿望,《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里讲到过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分化。一个情感成熟的人,应该既能与人在情感上接近,又能不被别人的意见、需求和评价左右。就像一个细胞与另一个细胞分离开来,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做自己」。而没有完成分化的人只能做到一边:要么通过顺从维持关系,要么为了「做自己」切断联系。
但「分化」又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今年过年回家,我被我爸的一句话惹炸毛了。起因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我当时在房间里学一首英文歌(完全就是出于自我娱乐而不是参加什么比赛),本来高高兴兴的,出门吃饭,我爸就问我:你声音为什么不大一点?
就这一句话,我受不了了。当时的愤怒和委屈,把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但我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的情绪不是因为那句话,而是那句话牵动起的,从小到大他给过我的很多个严苛的评价:为什么是 95 分不是 100 分,今天背的课文有 3 个地方发音不标准,跟同学不要这么讲话,只是轻微的发烧呀,怎么就要请假休息?
对这些评价,我的反应也经历了像美美那样的变化:从顺从,向内责怪自己,到反抗,到允许那个叛逆的、愤怒的、不服从的红熊猫出来,这花了很久很久的时间,根本没有电影里呈现得那么容易。
就像这一刻,我已经快 30 岁了,早已经离开家独自生活,有一些鼓励我活得尽兴松弛的朋友,知道我爸的大多数建议都没那么 「正确」,理性上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但还是会在毫无防备的时候,被一句话打回原形。
可能我们中的很多人还在「关系」和「自己」这两个选项里挣扎。不用苛责自己,因为「分化」本来就是件很难的事,也没人是完全「分化」成功的。但越是主动地「分化」,这个过程也就会变得越容易。
而且,这个动作本来就可以给你一种信心:
的的确确存在这么一种关系,既能让你「无需抱歉」地做自己,也能感受到情感上的亲密。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可以不用因为「辜负」父母的期待感到抱歉。
????????????
你也曾因不能满足重要他人的期待感到抱歉吗?
评论区跟我们聊聊吧。
你也因为不能满足重要他人的期待感到烦恼吗?
在「简单森林」你可以和专业的人聊聊。
我们为你准备了一张300元的线下心理评估券,
如果有需要,请记得使用它,我们会一直陪伴你。
戳???? 立领取300元线下心理评估优惠券 (北京、上海)
编辑:李歪歪
责编:kuma
封面图来源:《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