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剧透,诸君尽情阅览)
历史与银幕之间,总隔着一层光影的薄纱。真实岁月里的血与火,电影故事中的戏与梦,终究是两重天地。唯一无可争议的是,那段历史的底色里,镌刻着一个民族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这一点,任凭时光流转,亦不容丝毫模糊。
回到这部电影本身。情节的转折时而显得急促,少了些水到渠成的从容。演员的演绎,大抵是中规中矩的平稳,未见纰漏,却也难寻惊艳。尤其几处刻画,刻意与夸张的程度,几乎令人错愕。虽为抗战题材,却总在某些瞬间让人生出间离之感,仿佛戏始终是戏,难以真正走入人心。
我须坦言,并非在影院初映时观看。因时间不巧,错过了大银幕的机会,便一直未敢轻易置评。直至近日全线播出,才静心细看,方敢写下这些感受。
电影中对“恶”的描绘,恕我直言,仍停留在符号化的浅层。那些暴行、那些狰狞,仿佛只是剧情所需的布景,而非从历史深处生长出的沉重。几位主要角色的设定,也略显单薄,像是为某种既定模板所缚,少了血肉与灵魂的复杂。整部作品看下来,不免教人想起流水线上精心组装的标准件——工整,却难逃重复之感;准确,却缺乏生命的温度。
当然,在抗战胜利周年的特殊时分观影,情绪是极易被点燃的。家国之思、纪念之意,自会为作品镀上一层难以忽略的光晕。若在平常时日,以一部电影的艺术标准衡量,我大概只会给出及格的五分;但恰逢其时的情绪共鸣,愿再添上二分半。这七分半,是给场合的,也是给心境的。
故而若你问我这部作品值不值得看,我想说:如若你只愿看一部工整、不出格的抗战片,它尚可一看;但若你期待的是能叩问人性、触动深心的艺术之作,恐怕它并非你所寻觅的那一部。
末了,还有一句不得不说的题外话:那些过于极端的低分评价,星星点点,如雨骤落,倒让我不免生出几分疑惑——是否其中也掺杂了某些与电影本身无关的喧嚣?
历史的底色与银幕的浮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当创作成了套娃
剧版与影版,终究是两般面目。同一故事的根脉,生发出迥异的枝叶;那立意固然丰饶,如秋日的果园挂满沉甸甸的果子,可惜尝在嘴里,却觉滋味淡薄,似一盏泡了又泡的茶,余香散尽,只剩些微的温吞与寂寥。近岁的光影之间,翻拍之风日盛。一本本旧小说, ...
无法满分的原因:失真的对手
影视的质感,在我所阅民国谍战题材中,堪称登峰造极。演员的演绎亦沉稳得当,至少不见矫揉,这一点已属难得。至于剧情改编,则近乎失序。但凡对历史怀有敬意与理解的人都明白,自古那些被传颂得惊天动地的事件,其真相往往笼罩着一层朴拙的平庸——并 ...
从五星好评到如鲠在喉:论灼灼韶华之败笔!
初看此剧时,除却些细微处欠些真实,倒也勉强算得上一部好戏,我竟也真去豆瓣予了五星。连追数日后,方觉当时评分过于草率,悔之晚矣。虽说有几个角色,演技可谓入木三分,乃至封神亦不为过,却终究拉不回这烂泥般的全局!——尤以那夏初为甚。夏初这 ...
把成本几亿美金的国外片子拿来和这对比的时候,其实明日战记已经赢了!
国外科幻片的投资金,动不动就是3亿美金起步,而明日战记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如果拿那些大制作比,是喜欢欺负人?流浪地球的特效不像3d动画片?国产科幻片哪一个特效不像动画片?从特效来说,个人觉得明日战记的特效比流浪地球好,只是剧情没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