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以太,谁是我们生命中的以太?

岩井俊二说以太是无可名状的感动,言语的阐述带来割裂,而以太重塑“我们看到夕阳会觉得美好”的纯粹,及其除此之外的不美好。

钢琴声中岩井俊二将日式青春物语,引向纯粹的暴力另一维度,失焦镜头和DV拍摄才是生命不可控制的全部,可烂漫,可桎梏。

1.以太是绿色。

莉莉周只是圆盘CD机中的一个歌手,而绿是青春永恒的基调。

在稻田中的苍野之绿,莲见成为一根禾苗,青涩之春,遍地都是各异的少年少女。在黑夜中前行,绿是萤火虫股上的荧光,照亮一居室中杂乱的少年废墟。在全片的霸凌里,光影被蒙上惨绿,人物进入空虚囹圄,进入植物的自然循环。

...
2.以太是索尔之光。

筱田升的摄影机里产生丁达尔效应,冷光的朦胧,暖光中的过曝,一切反射皆是折影。

光晕的美学,当彩色的光圈和少年少女的特写面庞叠映,我们便看到那些光谱的存在:莲见往日友谊的光,星野家庭的光,久野感情的光,津田红风筝的光….当光消逝,以太作为介质彻底覆灭。

3.以太是春天情书。

和《春天情书》形成关于互联网字幕电影美妙的互文,敲打的字节,那些文字的雏形孵化成新千禧年一个个感情的聚集地。

媒体误识看似将叙事引向歧义,却稳妥贴合莉莉周的存在性。青猫”就是“非利亚”,而“非利亚”也就是“青猫”。

这部纯青春版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局昭然若揭,一把水果刀在人群中刺向那个少年,又反过身刺进自己。

...

蓝色以旁的颜色介入,铺满列车的窗框,在白色的学生制服上变成透明。

呼吸是蓝色的以太。在纯净的以太中,我们呼吸着,我们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