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凌晨,新的一个月。在经历了没那么美好的昨天之后,再看这部电影,尤其看到结尾Adele穿着蓝裙消失在街头的长镜头,感觉自己自己被人打了一闷棍一样。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可能更多的还是Adele的自我认同。我也在看完后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没能那么get到它:二人的爱更多是性爱的无比契合,但是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看到二人灵魂的一点交织——或许刚开始Emma被闯入gay bar的Adele身上青涩的稚嫩的气质吸引,但这样的吸引力很快转变为了性上的吸引。两个人似乎自始至终在两个世界。无论是职业、爱好、家庭环境、朋友圈子都大相径庭…两处家庭的会面更是更让人感到不适。艺术家和幼教老师,挤着柠檬汁的牡蛎和意大利面。

但我或许更能与Adele共情一些,无论是性取向上还是职业规划上。我太明白那种身在一堆艺术家中的不自在了,也不理解为什么人们天然地就认为她对自己的人生是缺少规划的、是模糊的。至少当我看见她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是满足的、有收获感的。为什么爱抽象的事物、大谈存在主义就是“对自身清醒而坚定”,为什么和小朋友载歌载舞、享受着他们送来的花朵和亲吻就是低人一等的呢…我真的很不喜欢人们对于Adele的轻视,甚至一些影评和电影里Emma以及她父母的视角很相似,一样让人觉得刺痛。

对它的初印象是最好的朋友,一个看起来怯怯的但会给我无限力量与温柔的女孩。她当时喜欢一个学艺术的学姐,现在想来那个学姐确实给过她一定的反馈。她微信名叫做infinite tenderness。

但Emma的感情真的算无限柔情吗?在咖啡馆的重逢是整部电影我感触最深也是唯一哭了的一段。她的疏离她的抗拒她的边界感,两个人在两个世界中,又是一次不在同一个空间的交流。事实上我觉得二人的感情太像异性恋的感情了…尤其是Adele在厨房忙活,给人一个个盛意大利面时,Emma躺在床上她却需要收拾餐盘时…总而言之这种相处模式并不想烧女图那样平等(或是同性恋理想的模式),而且里面的性爱更多的是男性视角(这点存疑,等我以后有经验了或许会有更深的感触hhh)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