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些自己的小灵感(如果碰巧被看到的话就剧透⚠️噢!)
...

虽然说从本质上并不新颖,最终也免不了对爱情中现实和理想的讨论,而且又是男现实女理想,好像女的在这种爱情的现实里都不负任何责任。不过这也是家庭环境使然,女方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比较优渥,男方的家长(居然是老板君!)中断了给他的经济支持(可以看出绢并不知道麦靠生活费过日的事实)。这么特别(不准确)的人居然还是会流俗(当然用这个词只是方便并不准确,这种改变是有必然性的,或许实际上又没变,只是开发出了一部分的自我),这其实是令人失望和遗憾的。但还是有闪光点,两个在人群中特别和「孤单」的人擦出思维和身体上的火花,有一些情节给我非常强烈的认同感。感觉那些片段和风格真的太「我」了。遗憾的是它没有贯彻它的特别性,当然这是我脑海里的私人预设,并没有基于这个电影想要表现的主题。总之菅田将晖和有村架纯的表现非常棒,喜欢的演员演了很棒的电影,看到后面居然出来更喜欢的演员让叔打酱油!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了!(一整个鸡叫!)而且同一件事站在两人角度的心理刻画,无论是在暧昧期还是后来真的都非常合适!霓虹鸡电影对味的真的处处惊喜呢!


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绢在那个时期冷静地意识到(在上头期来说确实),「她(一个博主)看到了爱情的死亡吗?但即便如此,我也相信我的爱情,我们的派对不会终止。」当下或许是笃定,不过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孩童般真诚的愿望,或者说,让自己去相信。这也给我勇气。

影片中一些细致的心理刻画让人非常触动并且感到真实:「他会不会只把我当朋友?」「她会不会只是觉得我们俩聊得来?」现在想来在这个时期双方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都感受着同与不同的紧张和喜悦。还有一些很棒的台词设置:
·「我爸妈的价值观就像行走的广告代理店」
·「爱情容易变质,是有保质期的,如果过期了,就像意图取得一场平局,不停地在传球。」
·「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以忍受」
·「我们都交往第五年了,就像换手机,已经不知道哪个页面才能解约了,会跳出劝阻页面对吧。」

还有一些名场面:餐饮店持着手机拍照时忐忑直接的告白;不同时期两人面试前分别告别;两个人趴在床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看漫画;一些前后对比和呼应:暧昧期两人在电车上紧紧挨着到平淡期两人电车上偶遇,打了招呼却谁也没有向对方靠近。提告白和分手时都是以xx以前/后我就向他/她提告白/分手这样的形式,加深了既视感和观众的情绪调动。还有时隔六年麦再一次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还有一个搞笑的「彩蛋」2014年巴西世界杯被首尾反复鞭尸(心疼巴西足球人)……这些细节都显示了编剧的用心。同时电影也有一条暗线,通过两人的鞋子加以暗示,两人一模一样的「开口笑」(貌似是)其实也是人群中两个特别的人的高度相似性(绢和麦身上的相似点非常之多,这是两人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动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后来麦说我们两人生活方式太不同绢显得生气的原因)。两双一样的鞋子从摆放在同一家店到摆放在同一间房,爱情逐渐升温,到变成两双不一样的黑色皮鞋/单鞋,预示两人内心和生活轨迹甚至思想的逐渐开叉。一个重要人物加持(小田切)的出现是一个重要导火索。坐在沙发上的麦对跪在地上的绢说「怎么都是我不知道的事?」「那不就是玩吗?」「你喜欢的事?」即使是笑也可以看出轻蔑,双方的地位明显转变,对话也越来越有压迫感。「他可能是很厉害,但他如果看了今村夏子的《野餐》肯定毫无感觉」这样的对话在影片里出现了两次,但言者身份却变了。后来由此引发的矛盾实际上是幼稚的,至少对于本来两个那样的人来说是的。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话题「你什么时候感到灵气正在消失?」里面的大家都在分享过去的经历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疲惫、麻木、失去灵气,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的惋惜的话题,我想到以前的我好像也很有灵气。一直向下看,直到看到一条到现在也无法忘记的评论:「不是灵气消失,是长大以后周围愿意看见、能看见你灵气的人越来越少了。灵气不会消失的,它只会蛰伏。在被人碰撞之后,迸发出来,然后你又看见了自己。」这句话真让我感动,让我对什么东西好像又有了信心。在《花束般的恋爱》里,两个在人群中特别,有时显得孤僻的人——碰撞,灵气迸发成火焰,暧昧和热恋期的灵感和创造力源源不断,但是后来两人慢慢熄灭,对对方也客气得如同陌生,在对方眼里都变成了无趣的人,实际上就是「灵气」的再次隐遁。

最近几年很不喜欢看爱情电影,总觉得它变得越来越陈词滥调而没有吸引力和创造力,当然也可能来源于国内狗血烂俗的创作环境和我的成见。「为了避免结束,我避免一切开始」,这或许也是我不敢「开始」的原因,我知道总有一天会结束,会冷静,甚至一并连过去连根拔起。「即使最终会结束,最重要的就是享受当下」「即便最后变成屎,现在还能不吃饭吗?」虽然是这么说,但还是没有打动我去尝试。或许我对一切的要求太过完美?任何一段感情确实都是需要经营的,需要耐心与维持的勇气,而我恰恰缺乏耐心和意志力。即便在最热烈的上头中我也很有可能被我的逻辑轻松打败「怎么可以这样?」「应该要怎样怎样」之类的,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这种事太有可能出现了。还是独立点好,大家都独立点,经常这么想吧。但是另一方面今天想,总觉得这些那些爱情电影看多了以后,就像这样,像苦月亮,像各种从无到有又到无,无论经历任何原因最终导致同样的个个亮灭轮回后,看过这么多凄惨无奈的个体和结合体,会想「再惨也惨不过这些吧?那干脆放手一搏好了。」毕竟爱情和未来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事,而爱情只是一种感觉。

看电影的时候想,这两个人真的在某些方面和我太像了,尤其在独身时期。会因为很小很小的细节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上下头。『他居然把站在电车上这句话说成在电车上摇摇晃晃!』『不喜欢玩uno的时候说「因为你刚刚没喊uno所以要拿走两张」这样的人』;会因为喜欢的面包店关了而伤心很久,即使面包店处处都是。或许并不是这两个人不适合谈恋爱,是这两个人不适合像普通人那样谈恋爱。「做个普通人真难啊」外部的物质世界确实就是这样,往往首先做到普通人才有饭吃。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维持现状是很难的事,不过希望我们都有继续下去的韧度和勇气。

Ps:现实生活中碰到菅田将晖这样的男人还是不要放手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