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充斥着导演对“伦理空间”的辩证讨论,并通过一位演员的构建及还原,合理化所有过往的叙事以及延伸出一种相当禁忌的色彩:虚无,托德海因斯在《黑水》中表现的厚重和严肃来到这里变成了迷雾般的探案之路,而这个案件的真相,存于过往,证在如今,也会在未来不断存续,至于答案,似乎依旧是那种禁忌的色彩,这种色彩沟通到我们的日常,也与每个人的公共与私密的空间界限息息相关,当你准备去界定某个电影中界限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出来每个人的界限何在,当然,这里的每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很久没有电影让我有写长评的冲动了,文字功底太过匮乏,只敢在无人问津的豆瓣(单指我个人在APP上的社交空间)留下点让我能够长久记忆的凭证;许是我2023年最后一篇长评,由一场“还原”的破碎眼光开始…
36岁与七年级学生的结合,成了几乎是三代人的禁忌,在一场构建自我的“表演”中被还原、被讨论,而这种禁忌是基于“父权社会”下的畸形眼光,这里的父权不止表述具有男性特征的人,更指代一些认同这种价值观并以此生长的女性。演员或许觉得我走得越深,她就可以明白这场“源于生活的表演”,结果这种深入,只是时间上的赓续,正如五月与十二月的联系,时间的真相便是“只有轮回,绝无真相”…
“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看到很多人去研讨这一话题,倒是觉得有趣,我们在很多电影里都看到过这一主题的展述,远的有《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近的有《美国丽人》,精神危机与现实产生的矛盾是在人与环境的差异感中取得某种真相的链接,然后通过暴力式或戏剧式的手段去完成对这个真相的解读及结尾,《五月十二月》给了这个主题一个新的思路——“给出情绪,不予结果。赋予氛围,不授真相”
演员与演绎本人之间的Drama程度,几乎只靠演员个人对本人生活的走近便可高效地完成氛围塑造,而那段“校园讲座”更赋予了这段本我与演绎之间正不断贴合的关系,当她与她的过往发生链接,其实真相也就越难以捉摸,这是电影中两位演员极强的个人魅力塑造出来的强大主观意识…
摩尔:“乔治经常和我沟通联系”
波特曼的演绎也在此变得更加举棋不定,她只能以世俗目光去沟通她内心的真相,一个想象(波特曼)一个表演(摩尔)一个体验(男主)沟通构成了《五月十二月》的一个真相:生活必然破碎,但破碎之后的关键,是掩盖掉破碎的原因,然后重建出生活的模样,生活还会不断破碎下去,因为真相,从没有人完全地见过他/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