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场次少,几乎包场,相较而言,《白日之下》好过《年少日记》,《年少日记》工整有余,觉得缺些灵气。能够灵的片子,导演要么不拘于电影学院的那套东西,要么收割成熟电影工业体系吐出的玉露,新晋香港导演都不具备,交出一部工整的电影,已很不错。

片中最有灵气的两点,一是郑老师收到清洁工捡的班上同学的遗书,在上课时望向她们的面庞,她们的心仿佛在说话,有时候在说遗书里的内容,说起“不被人喜欢,死去也没人记得”,有时候在自顾自说着自己的烦恼,“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想离开这个世界,活着很累,干什么都好累”,影射精英班压抑的氛围。二是镜头没有透露郑老师的名字,他长大后的片段一直和小孩郑有杰童真的画外音剪辑在一起,观众很自然误认为,郑老师是长大后的有杰,而且有杰的理想是当个好老师。第一幕有杰跳下去,原来是跳到天台外面的露台,虚惊一场,压抑的情绪不断累积,有杰真的跳下去,大家都知道,露台下面不会再有接住他柔软的保护层,情绪拉扯到极致,爆哭。有杰最后还是跳了下去,长大后的弟弟,继承他的遗志,变成一名高中老师。

缺点也很明显,人物刻画刻板,郑自雄是精英爸爸,是那种刻薄打老婆、对儿子凶神恶煞、“恨铁不成钢”的残酷父亲,妈妈黎嘉欣是美艳十足,永远套装和珍珠耳环搭配,负责美貌和养育的家庭管理者,孩子教不好,全是她的错。弟弟是钢琴学习样样精通的天才,哥哥是学习成绩不好,留级的蠢材。后半段,到了赎罪环节。弟弟用惩罚自我的不幸福赎罪,爸爸用残破的身体赎罪,妈妈用无法承受的离开赎罪。妈妈的离开原因太隐晦,她一定有她必须要走的理由,再看丈夫,会感到心揪着痛,失去孩子的归因,女人的负罪感远远高过男人。有杰跳楼的高潮过去,弟弟的赎罪一泻千里,他阅读哥哥的日记,理解父亲,向妻子忏悔,向学生告解,惯常的赎罪方式,没有惊喜。没有藏在其中的细节,让人确认,这是郑有俊的赎罪,而不是每个失去亲人,患创伤之人的漫长救赎之路。

心理老师发现班长自伤的胳膊,她们开车带她去山顶放松,郑老师先来,他是男人,他喊了好几声,邀请心理老师一起,心理老师害羞地摆摆手,自己没有那么多问题淤积,要呐喊发泄,后来见班长迟迟不动,她才上前几步,先是不成声的咿呀,后面喊破音,班长见老师都在做,加入她们一起大喊,释放压力。姑且不论这呐喊一次,释放压力的方式究竟有没有用,如果没有老师身先士卒,师生平等无从谈起,反而像看戏,冷静的人审判情绪激动、处于下位的学生,这段拍得很清新自然。

最后一幕,郑老师去天台,哥哥带他去过的天台,那可能是小时候他们唯一一次没有大人比较,一起疯玩的一天,他终于看见哥哥,他小小懵懂的样子,对他笑了笑。那里,如果有杰能再次出声会更好,因为前半段的旁白都是有杰说的,后半段完全没有他童稚的声音,感觉缺乏平衡。他会问,“弟弟,你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成为你想要成为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