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劇集随着時間流逝,科技進步,變得不再先鋒,科幻所倚靠最重要的是一個點子,從現實中提煉延伸,又不能離得太遠,以至于懸浮的點子。科幻是一種警世喻言,背景音樂經常驚悚,說明大衆更傾向認為科幻帶來冰冷殘酷的未來,而不是溫暖樂觀的預期,大家對外星人好像也這麼想。這時候再去看黑鏡第一季總理與豬的故事,不再石破天驚。

EP01的訂閱制,誰沒有體驗過流媒體的訂閱制,如果訂閱的是你的腦子,相當于劫持,大腦提供的自我意識,即使被很多身體機能影響,它終究是個人思想,不會成為“公共跑馬場”,随時随地口播廣告。在私人關系的最深處,插入一則公共性的廣告,丈夫、同事和學生無從分辨,這句廣告語是否代表你的想法,如果腦子不再代表自由意志,語言不能承載思想,她和随時播報廣告的人形機器人有什麼分别。重要的是,流媒體的升級模式,或者說人腦訂閱的升級,是半強迫的,無法拒絕,随時彈出的廣告、在未告知情況下占用帶寬,直到最後影響基礎的用戶體驗,誰不會想起又愛又恨的軟件。論人腦之不可販賣、租用,把它變得功利化,消解了人生存獨特的意義,自然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EP02故事缺乏緊迫性,如果握有無數遙控器,鍊接量子計算機的裝備,可以變成宇宙女王,上天入地,那她為什麼一定要加入一家公司,當面與當年傳播謠言的始作俑者對質,她可以輕松拿捏另一個人的人生,完全改寫。她的超能力超出了故事能夠想象的可能性,和超人的能力一樣,越過無限,反派毫無招架能力,力量不均衡,故事沒有壓迫感,沒意思。

EP03使人重新找回觀看藝術電影的魅力,電影的誕生為了在緩慢中延長人的生命,造出一個美麗的夢,快速時代,電影喪失了把人吸引進入電影院的魅力,它雜亂無章,隻追求特效和絢麗光彩,而忘了講一個好故事的本質,讓人再也感受不到那種光彩了,平庸的故事,吹噓的男人,讓人抓狂。最美的那一刻是克拉拉步入銀幕之外,在一片黑漆漆中,她被注入作為本體多蘿西錢伯斯的記憶,幾個驚鴻一瞥,透露多蘿西孤寂一生的秘密,她在那個年代喜歡女孩,心酸無人能懂,她不小心再回銀幕之中,在被定住的人物身旁,和弗萊迪過着偷來的幸福時光。結尾的她,完全不符合黑白影片的古典結局,她成為那個拯救者,為了保護弗萊迪,被亂槍射中身亡,她會被弗萊迪吸引,是因為她用詞新穎,講話大膽跳脫。多蘿西躍出了古典美人特有的宿命,跳出了時代的悲劇和老套的美感,她坐在鋼琴黑白鍵前彈奏音樂時,修習的良好藝術修養,不是嫁給某人的陪襯,是表達自己内心真實感受的悲鳴。

EP04前半部分圈養可以自我複制自我繁殖的小寵物,讓人以為它們會在自己的世界裡叠代,微觀世界的叠代更新最終超過人類,還好不會這麼展開,但是本集的實際設定也不新鮮。在審訊室,讓一個科技怪咖喋喋不休講故事,配備兩個聽衆,悲天憫人的心理醫生和雄性氣質顯著的警官,不會讓故事本身變得更加有趣,沖突一早被解決,剩下統治人類願景的實現,對于一群在電腦裡隻會吃、睡和繁殖的代碼人,有意義麼?

EP05講了一個溫情的故事,某種程度而言,它比第三集還要感傷美好。這一集向人們展示,科技在某些時候,不可或缺,在菲利普和卡蘿分開後,他一直被困在情感之中,他經曆了一場感情ghost,一個在情感上對你十分重要的人不明原因離開,你永遠不清楚為何,這種困惑一直纏繞折磨着菲利普,人類的基因裡寫着因果定律,一段感情由濃烈轉為平淡,可以接受,即便無可奈何。但是從濃烈的愛突然情感驟降、暴跌,沒有一個解釋,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跳出邏輯,不可接受。在不合理之外産生的種種執着與放不下,都是因為缺一個理由和解釋,由愛轉恨。菲利普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他蹉跎成一個老頭,并且十分可能這輩子不會得到一個答案,因為卡蘿去世了。人死後,和她相關的一切愛恨情仇都放下了,菲利普願意拿出缺了卡蘿臉部特征的照片,重新回憶往昔美好的時光,憶錄集通過場景中細節的通感,為回憶增色,栩栩如生。随着菲利普的叙述逐漸深入,才透過他自以為是的視角,勾勒出照片裡不曾發現的細節,關于他毫不重視她的才華,出軌和對卡蘿情感的忽視,嫉妒與遠距離的不安蒙上他的眼。他本來到系統裡是為了追憶故人,回想起那張照片裡缺失的臉,結果卻無意中撿到那封他傷心欲絕時忽視的信,他本來可以回信的,卡蘿走出場景,她們之間結束了,卡蘿原來給了他解釋,也給了和解的台階,是他錯過了,這時候不是來區分對錯的時候,而是用半生釀成苦澀紅酒的沉醉,他回到那個愛慕卡蘿的毛頭小子,站在她宿舍門口望着她彈琴,一曲彈畢,她回過臉來,唯有在所有往事塵埃落定時,他才能清晰從歲月的蒙紗中望見那張臉,愛是生生不息,雖然他餘生的愛隻是他一個人的事。

EP06是太空歌劇大亂炖,很有意思,為什麼沒人提到。這集沒有探讨克隆人和複制人互相争奪身份正當性的問題,克隆人被限制在一款叫無限的遊戲裡。當娜奈特在遊戲裡被任命為艦長,她承擔了艦長的職責,做決策并承擔受傷的風險,而現實世界裡的她來的時候,不停說抱歉,性格完全不同,可見社會分工不同會塑造人的性格,端咖啡的實習生小哥奈特也是,在現實世界,他的全部職責是記下其他職員需要的咖啡,在虛拟世界他是艦長的左膀右臂,責任重大。現實世界把人固定死,現實世界的沃頓僞裝虛拟世界的沃頓失敗,在于他的思維定式,端咖啡的奈特永遠隻能端咖啡,不可能成為和他平起平坐的人。一款遊戲的引擎竟然是一個永不停歇工作的克隆人,他既不需要領報酬,也不可能被解放,絕佳諷刺資本主義的隐喻,無限的實現以人的有限作為代價,無論再高明的科技,最後收尾的銜接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完成的。德利不論在現實世界變成大資本的創始人,還是在虛拟世界,日複一日創造着虛拟盤的星球,都是一個自私自利的混蛋,不論他偶爾看起來有多脆弱和善,一方面可能源于人性本惡,另一方面手握絕對權力時,人下意識會做出欺辱同類的選擇。本劇太熱衷于塑造一個科技怪胎,學習能力滿級,計算機技能一流,戴着眼鏡,呆在車庫或是自己的房間,不善溝通交流,容易被造謠,第二集、第四集和第六集分别塑造了三個科技怪咖,拜托請改變這種書呆子的刻闆印象。當現實世界的娜奈特不再醒來,虛拟人通過腦機接口,接管身體,成為現實世界的娜奈特,不是對她身體的褫奪和占據麼,她們明顯連性格都不一樣,如果昏迷不醒是現實世界裡她的最終歸宿,她應該去那裡,而不是被另一個人替代,這裡面的倫理值得商榷。結尾把同伴的飛船融進她的身體,想法很妙。所以為什麼這一集被提到太少,因為太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