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的格调大于实质,在大众意义上讲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但仅仅用无聊来定义这部电影,又稍显草率。
因为电影的叙事技巧是反类型的。
这就又回到开头那句话,电影无形中具备区别于普通类型片的逼格。
比如,电影开头花了20分钟展现杀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内心独白,镜头语言呈现出老派电影中特有的孤独感,旁白直接打破第四堵墙,直面观众。
大部分杀手电影开场都是以事件引出人物,通过事件表现人物,通过事件塑造人物。
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主角的失败、复仇、感情纠葛等等。
《杀手》的前20分钟当然也是一次事件:刺杀任务。
但是,大卫·芬奇将刺杀事件拆成了外部和内部两个世界。
外部是一个杀手的职业日常,涉及到踩点、监视、分析。
内部是杀手丰富的内心世界,包含对职业、世界规则、人性的诸多看法。
大卫·芬奇显然想给杀手电影注入更多的人性深度,挖掘杀手这种常见电影形象背后更多的个性。
这种创作思路其实很符合大卫·芬奇过往的创作经验。
但是,《杀手》中,大卫·芬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并不是为了将观众引向对普遍人性的思考,而是为了制造一种冷幽默,一种钱德勒式的硬汉戏谑。
长达20分钟的开场,为我们树立一个冷酷、专业、一丝不苟的杀手形象。
转而刺杀行动失败,形成强烈的反差。杀手的孤独与深邃的思考仿佛是个笑话。
这种手法其实很反类型,尝试打破了观众的预期,建立一个不一样的杀手形象——杀手不是神,他们也会犯错,而且还是最基础的错误。
电影后续的故事完全是对这次错误的补救。
补救的过程中,类似电影开头对角色内心的探索欲荡然无存,导演通过反复强调杀手的职业准则和信念,提供角色行为的合理性。
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导演千方百计为“杀手”设计形象,却唯独对“人”的形象漠不关心。
杀手是职业,人是本质,杀手是生存方式,人是生存状态。
整个角色始终挣扎在生存方式中,失去了作为人的日常经验,以及围绕此经验建立起来的背景,电影便显得如此单调、无聊。
迈克尔·法斯宾德的人物形象很酷,内心反复的生存哲学很酷,连续的复仇很酷,反派的自我辩解很酷,整部电影也很酷,可就是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