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疗题材热播剧《问心》引发讨论。它以单元剧的形式集中呈现了医疗领域备受争议的几大议题,将医学伦理、医患关系中的模糊地带再度置于台前。尽管部分角色人设与剧情情节仍存争议,但其对真实医疗问题的触碰仍然使得全剧在豆瓣获得8.3的评分。

医疗作为国产剧的传统题材,每次都能带来关于生死、众生百态的讨论。医院就像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在此登场。随着近年来性别视角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留意剧中女性角色的刻画,医学界同样存在被忽视的性别困境。

长期以来,女性患者在医疗剧中常常充当家庭关系的“背景板”,即使是《问心》这样的口碑国产剧也不例外。这些故事中女性的病程与救治都是模糊的。当镜头对准男性患者时,展示的是典型的临床表现:例如患二尖瓣病变者面容是什么样的,扩心病发作时的表现等等。但当女性成为患病主体时,她们的患病叙事却与情感关系高度捆绑,而少见对疾病本身的描述。这并不仅仅是剧本的架空,更是源于真实医疗场域中女性患者的体征、信息长期隐身。

“我们的现代医疗体系正在辜负女性。”在《性别攸关》中,美国知名性与性别医学专家艾莉森·麦格雷戈(Alyson McGregor)证实了这一现状。在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后,她越发感觉到现代医学体系是高度男性中心化的,其中的许多研究发现并不适用于女性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女性,你就有更大风险被误诊、接受不恰当治疗或出现并发症。”即便很多时候,医生并非有意。

《问心》剧照。

即便在与女性健康直接相关的妇产科,女性也经历了被集体赶出产房的边缘化历程。意大利学者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在《凯列班与女巫》中还原了这场篡权的终始。曾经,未来母亲的床边围绕的是一个女性群体。然而自17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重商主义的兴起,对人口增长的需求急剧上升,国家对性行为、生育和家庭生活的干预也随之而来。

《问心》剧照。

这并非个例。临床中,当女性讲述她们的症状时,更容易被怀疑是心理类疾病,甚至连英文中“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都源自古希腊语中的“子宫”(Hystera)。延伸至医疗领域,人们也下意识觉得女性容易出现不合逻辑、不可理喻的情感暴发。

于是当女性患者更“大声”地谈论疼痛时,医生们往往会反射性地“调低音量”,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燕特尔综合征”(Yentl Syndrome)。但其中的死循环在于,当一个处于疼痛中的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时,ta就越会放大自己的声音,这恰恰越会导致医生认为ta脆弱,笃定事情没那么严重。

相同境遇下,男性则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症状。《问心》中63岁的老王在得知自己有心梗风险后,仍然选择趁医生不注意偷偷离开医院,觉得自己没大事,“每天在朋友圈步数排名第一,这只是以前骨折的后遗症”。另一位病例庄家顺,因隐瞒病史导致手术失败离世,他一直说“自己没病”。这种男性特有的“嘴硬”很大程度因为他们都曾经是或正在是“家中的支柱”,男性就应该“坚忍且克制情绪”,不能大惊小怪,简言之“要像个男人”。

此前曾有不同研究证实,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度比男性低。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其实也意味着女性对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征兆更加敏感,这使得她们能比男性更容易在症状首次出现时就积极寻求治疗。只是整个医学界需要纠正自身的偏见。归根结底,医生应该治疗的是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而不是医生认为病人应该承受的痛苦。

在全书结尾,麦格雷戈坦言这场变革已经开始,但整个过程仍然缓慢。她呼吁患者要尽可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这并不是为医疗体系免责,而是在漫漫医改的过程中,个体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沦为医改的代价。“你要变得更强势。当你掌握了主动权,你就会享受主导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路径的快乐。”

最后,书评君根据《性别攸关》这本书,整理摘录了一些你在下次就诊时可以尝试向医生提出的问题,这些或许能够帮助你得到基于个人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1.“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来说,最新的建议是什么?

——乳腺检查

——巴氏涂片

——其他常规检查

2. 作为女性,这项检查/操作有什么需要我特别关注的副作用吗?我的避孕措施/哺乳/激素替代疗法会影响这项检查的结果吗?

3. 请告诉我这种药会有什么效果?基于我的性别、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目前开出的服用剂量是合适的吗?

4. 如果你被开了处方止痛药,请询问医生:这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吗(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相同剂量下,女性更容易出现相关副作用症状)?

除了阿片类药物和其他有成瘾风险的药物,你能开一些替代方案吗?

5. 我观察到,自从我开始服用新药后,感觉有些不同。我担心它的代谢可能不如我以前的药物效果好,是否还有其他的我可以负担得起的备选?

本文内容系独家原创。作者:申璐;编辑:荷花;校对:杨许丽。封面图片为电视剧《问心》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