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女人2》探索了人性中永恒的话题——如何面对欲望与现实的差距。

01 “欲壑难平”是渴望无法满足而产生的内心黑洞

不同于有些人早早弃剧或差评,对于这部剧,我一直追得很过瘾,最吸引我的就是女主角阿尔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所欲为的劲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种感觉太他妈的爽了”!

...

...

对于很多人来说,欲望就是想要,就是贪婪地独占——美貌、财富、肉体、权力、爱……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是很少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表达,大大方方地自私,因为我们都在自己成长环境中多多少少学到,表达无法满足的欲望,只会带来无尽的挫败、羞耻和恐惧。

就像妈妈会告诉孩子:“如果你霸占所有的糖果,不分给别人,你就是小气鬼,再也没有人愿意跟你玩了!”表达欲望就意味着“坏”,“坏”就意味着“不被爱”,试问有哪个孩子能承受这样的灭顶之灾呢?

然而孩子想要的真的仅仅是那些糖果吗?在对于糖果的欲望背后,很有可能还藏着他更深的渴望,也许是他对自身独特性的追求,也许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印证,还可能是对自己是否被爱的试探,然而当他用糖果等间接的方式去表达这些时候,受到一次次打击使他不敢直面自己的渴望。

换句话说,他的渴望没有得到妈妈的镜印,妈妈没有帮他读出他的渴望,在他没有能力自己觉察这些渴望之前,挫败、羞耻和恐惧已经迫使他把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都压抑到了内心深处。

...

...

人们就是这样慢慢学会了压抑、隐藏和修饰自己真正的渴望。

正如本剧的女主阿尔玛,这位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中年家庭主妇,她身体肥胖、长相平庸,不被关注、没人在意,感觉自己活在这世上仿佛透明人。

正如剧中旁白所说,即便如此,“但她从不抱怨,多年以来的被忽视教会了她,不要过分期待。一直有人对她说,最好再等等吧,有一天,温和知足的人会得到一切。”

...

然而“不要过分期待”并不等于期待就没有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阿尔玛对于被关注、被欣赏、被认可的渴望一直没有得到满足,这么多年来她只是丈夫背后的附属品,大家知道她的丈夫是谁,却没人记得她叫什么。

这种不满足在她内心像一个欲望的黑洞,越来越深。

人到中年之时,当她突然发现循规蹈矩的遵照社会期待生活,做好服务家庭分内之事后,她根本还来不及得到她真正想要的,自己的一生居然就快结束了!

她内心的黑洞开始翻腾、纠缠、蠢蠢欲动,试图抓住一些“救命稻草”。

而阿尔玛能够找到的唯一“救命稻草”就是加入园艺俱乐部。园艺俱乐部由一群穿着精致、追求优雅生活的名媛贵妇组成,她期待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在她的想象里,与她们成为朋友,与她们觥筹交错,就意味着得到了光鲜、美好的生活,就意味着被人看见了。

为了实现这个并不现实的梦想,她开始竭尽全力、一意孤行地改变自己,向贵妇们靠拢。

...

02 “坏”是内心渴望的终极呐喊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她不可避免的受挫,贵妇阶层不可能真正接纳她这样的人。

特别是那个靠着美艳性感嫁入豪门的瑞塔,她走到哪里都是焦点,“靓持行凶”、令人艳羡,她实现了阿尔玛向往的状态,却将阿尔玛踩在脚下。

阿尔玛对瑞塔的崇拜、羡慕转化为彻骨的嫉恨。

...

想要满足欲望的力量压倒了一切,她撕下了乖巧贤淑好女人的面具,释放出内心那个没有原则,没有道德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坏女人能量。

她不顾丈夫“助人安乐死”行为的荒唐和危险,反而利用起丈夫杀人的“核心技术”,为自己扫平梦想之路。

她真的是坏透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谁阻挡她实现梦想,她就要不计后果地除掉谁。

这也正是该剧让人看得爽的地方,可以说她在替观众实践他们在现实世界不敢、不能实践的全能幻想。

...

...

其实,每一个人作为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之初,都是“自大狂”,TA以为这个世界和TA是一体的,TA以为TA想要的,这个世界都知道,都应该无条件提供,然而现实一边会不断给TA挫折——妈妈的奶水不够、尿布湿了很难受、想有人抱却没人理……

一边又满足大部分的基本需要——多数时候妈妈可以有回应,这就是实现了心理学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它可以帮助人面对现实、整合好与坏,实现心智的成长,不被自己的全能幻想所淹没。

然而如果孩子遭遇的挫折过多,超过TA的承受能力,则会发展出逃避现实、非好即坏、退化、否定、扭曲的心理状态,即使成年也依然倾向于用幻想防御痛苦。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无法面对和承认自己不完美、自己想要更多,也就是自己一切的“坏”,他们要竭尽全力把“坏”都推出去——我不够好,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坏,它没有给我那些我本应该得到的一切!

...

阿尔玛正是在这种幻想的加持下,才开始了她一路坏到底的演化。

最终竟然因为被判定为美国最著名的连环杀手而开心地笑了,因为她被看见了,她不再是默默无闻的主妇阿尔玛,而是臭名昭著、震惊天下的连环女杀手。

在她的欲望得到畸形满足的同时,她的人生也走向了毁灭。

...

03 哀悼无法实现的,拥抱可以拥有的

正是因为没法面对和承认自己内心的“坏”,阿尔玛用“坏的行为”来防御“坏的感受”,最终陷入疯魔而自毁,这中间当然有戏剧的极端、夸张的表现手法使然,但是在现实中谁又没有做出过一些多大或小的“自毁”呢?

小到熬夜、购物成瘾、性滥交、电子游戏,大到酗酒、赌博、吸毒、犯罪,人们有太多的办法可以让自己不必感受到“坏”,但是这里面却没有一种办法能真正帮助人们体会渴望的本质,探索具有成长性的满足渴望的方式,这些办法只能最终作茧自缚。

该剧还有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或许也可以视为戏剧化的理想角色,那就是阿尔玛的女儿,堪称“人间清醒”的小迪,她贡献了面对欲望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另一种选择。

...

在欲望里,她想要的是一个电影明星一样的男朋友,但是即使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她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在“那六十分钟里拥有了这种美”。

当她终于面对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现实——这个男人只是跟她玩玩,而自己却向往爱情时,她果断地让自己离开这个不平等的关系。

...

她承认她想要,但她也承认自己要不到。这种承认不是头脑上、认知上的承认,而是体验上的、情感上的臣服。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这种承认是带着对自己的爱与慈悲的,是理解和接纳自己想要而不得的痛苦的,是彻底地为得不到而深深哀悼的过程。

这是一种为自己负责任的状态,而不是把得不到的痛苦转化成仇恨投射给对方的走极端。正因为她承认了自己的欲望,哀悼了得不到的痛苦,她才能得以从不现实的欲望中解脱,去拥抱真正可以滋养她的关系,得到她真正渴望的爱。

...

很多人的困难就在于经历过早年的创伤和挫败后,他们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欲望,在他们的想象里,他们深信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承认自己的欲望只会让他们更受伤、更羞耻,只有可以实现的愿望才能被表达,那些自私的、贪婪的、嫉妒的、攻击性的愿望只能被深深压抑、隐藏,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极度的危险之中。

然而,压抑的、隐藏并不能真正使欲望消失,它们还会以各种令人痛苦的方式露出马脚。在经年累月的冲突和纠缠中,他们一直卡在过去的经验里,无法承认也就无法哀悼,无法哀悼也就无法解脱,无法解脱也就无法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走。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啊!

要走出这种绝望,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培植出可以信任又极具涵容力量的关系,帮助内心生长出对自己慈悲的力量。

最终,就像我们内心住着一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母亲一样,带着慈爱与接纳的态度,在觉察自己不合理欲望时,轻轻地说一句:“你真是个小坏蛋!”

是的,我有很多坏,我也有很多好,好的坏的都是我!我可以承认“坏”,也可以发展“好”!

...

...

...

...

在本剧的最后一集,小迪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前男友与她有一段关于孩子的讨论,或许是该剧的点题之处:这个男人因为自己有一身好看的皮囊而生出不现实的欲望——成为万人瞩目的电影明星,然而在现实中他也体会了欲望不可得的痛苦。

当小迪表示希望自己怀的孩子跟父亲一样帅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说:“就算他是个普通孩子也要对他好点儿,那样的话,他不会对这个世界期望太多,拥有小小的梦想,那才是该踏上的路。”

这些话真可谓是养育孩子的金玉良言。只有爱的镜印与涵容,才能给孩子勇气去袒露“坏”,才能给孩子力量去发展“好”。然而对于已经成年的许多人,在这个方面,只有靠自己为自己付出更多努力,自己为自己找到支持,才能真正走上这条自我重塑之路。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