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作比起来有得有失。为了聚焦,把“旅店小说”的中心场景旅店换到了剧院,节奏比较紧凑了。最重大的改变是,挪用横光利一《上海》的主角对《上海之死》进行了自觉的改写和置换。

核心来说,《上海之死》是恋地的、女性的、阴柔的、舞台的,而《兰心大剧院》是影视的、男性的、革命的、甚至北方的。

电影把《上海之死》对上海的恋地情结、海派文学的余韵、女性气质的力量全部抹杀了,小说结尾的决绝一跃是于堇的独角戏,上海知道用雨水欢迎她,她也知道亲吻上海的街道。尽管剧中剧是男女搭配,但始终是女人或者说女性魅力占上风。最后的独角戏更是彰显,除了养父几乎所有男人都让她看不起, 这一点和白云裳是相投的。厉害的强势女人或装作弱势的温柔女人,海上两支花在进退之间惺惺相惜,因此这两个角色才立得住。

电影打压了两位女性角色的能动性。由于原作中除了养父和犹太人没一个能行的,最紧要的就是扶一个能行的男主角起来,选的是小说中的老好人导演,要讲革命与恋爱故事,结局就变成老套异性恋故事。

剧中剧的剧本内容从浮夸新感觉派换成了左翼戏剧。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场景氛围(由洋到土)、主角以及母题的置换:最明显的就是雨,缠绵的阴性的雨只是变成了脏兮兮的背景,在此背景下,主角于堇变得土气老气沧桑,确实,主角不再是海上花的舞女,而是女工革命者。母题也从鸳鸯蝴蝶海派转入左翼以及当代革命爱情,后期转入抗日神剧和革命爱情,仿佛人家养父辛苦赚钱送她上的是爱国女校而不是教会学校......

通过这样的题材、主角置换处理,所有情色而不色情的部分都被去除了,阴柔的部分也被去除了。全片异性恋最性感的部分居然是小田切让被打药之后的迷乱......国际化的班子最后灰头土脸地落入当代文学革命与爱情的母题,人物平面化是必然的结果,赵又廷小奶狗适合偶像剧但不适合左翼,原作中四十多岁的老马反倒沉稳一些,更像干实事的而不是风花雪月文艺片导演和偶像剧演员,强行去扶一个男主角是很违和的,但为了最后的革命爱情结尾还是这么干了。莫本来就是个公子哥喜欢趋炎附势注重时髦和女人,为了简化直接弄成汉奸头,把文艺青年的一面全部让渡给了导演(而原作导演是搞左翼戏剧的看不起文艺酸的爱情戏),并且让他唱了所有黑脸。

黄湘丽是最好的,被塑造成进步女学生了(女学生赛高),发型旗袍和气质都太留日女学生了。原作的白是手腕不输于的厉害角色,年龄和长相也差不多,但前妻和情妇的张力关系在电影里变成了女学生对女演员的崇拜之情,这样操作起来比较健康可能。但这一操作,年龄差和强弱关系一下子就出来了,磕死我了,堂堂燕京大学女学生,东京留学读日本文学,竟然追着车狂舔,一口一个于姐。可惜了叫的是于姐而不是姐姐,这也太北方了。不可惜的是黄湘丽的声音软软的一字一句的,吐字很可爱,叫姐的时候太乖(0)了。所以看到她脱得只剩下内衣躺在巩俐的床上讲什么我一直喜欢你,被巩俐姐姐搞得魂不守舍的样子,事后在巩俐怀里的样子,我一下子就磕晕了。希望娄烨不要拉灯,学学徐克,多多发展这方面的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