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象,一路同行

作者:路过

编辑:索子菲

还记得从云南西双版纳出走的大象家族吗?它们的北移南归,吸引诸多媒体竞相报道,在人类田地里“撒野”的它们,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当然,“说走就走”的它们并不是出于调皮,想去远方“短暂旅行”,而是试图通过这次有规模的集体迁徙,找到更加适宜的栖息地。

被称为“短鼻家族”的它们,一路走出森林,途经村庄、田地和大量的人类生活区,遭遇了路途的阻碍,更在暗中被关照与保护,它们的行踪时刻牵动着网友们的心情。在近乎24小时持续的直播跟拍之下,这次亚洲象群北移南归,成为一次赢得全球广泛赞誉的科普之旅、探寻之旅、人象共行之旅。

...

▲《与象同行》海报

纪录片《与象同行》完整跟进了这支亚洲短鼻象族的长途旅行,也记录下了所有参与“云南野生亚洲象北移南归”工作人员的协同工作。本片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与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拍摄,将这些未曾公开的珍贵影像首次公布于大众视野。

一次有预谋的出走

《与象同行》的拍摄团队来到这支亚洲象的原始栖息地,寻找它们“离家出走”的原因。实际上,在西双版纳州的勐养子保护区,周边的村民们对亚洲象群的出没早已习惯,这些身型庞大如房屋一般的大象来村庄的田地、村民们的谷物仓库里觅食也不是新鲜事,人象和谐共处的生态在这片家园里已保持十年之久。

然而,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几十年来象群数量的倍增,竹笋、嫩叶、野芭蕉已经不够满足一头成年象数百斤的每日进食量,于是它们开始把鼻子伸向了村民们种植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人类农作物。但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大象们对人类的警惕与恐惧感也在逐渐减小,逐年扩大了象群的活动范围。人们也亲切地给一些有特点的大象起了名字——比如“短鼻妹”、“蓝眼睛”。

...

▲《与象同行》剧照

2020年3月,15头大象正式启程,去探寻“遥远的乌托邦”。它们一路向北经过了普洱市,一直来到了玉溪市峨山县,这时它们已经步履不停地行进了400公里,一年零两个多月。它们不知道的是,过了普洱一切前行都是徒劳无功的,想象中的北方“理想国”有着更加密集的人口和城市建筑群,在车水马龙的街道里,大象们迷茫了。

此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学家们也根据这批象群的习性预测到了紧张的“人象隐患”,为了大象们旅途顺利,引导它们南返,也为了人们不与大象们发生冲突、危险事件,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时搜寻、监测亚洲象的动向,部署了应急工作。

...

▲《与象同行》剧照

《与象同行》拍摄队伍,和片中的工作者们一样,陪伴着这群象度过了三个月的时间,保障它们不受到伤害,最终获得了它们的信任,更加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惯。一只、两只……十五只,在无人机的监测屏幕里,消防队员们与大象一次次隔空相遇,都令我们松一口气。

“小象”的出生

大象的迁徙并没有影响它们正常的繁衍生息,在这趟漫长的旅程中,“蓝眼睛”和另一头母象都诞下了自己的宝宝,两头小象的出生让这支队伍更加团结温馨,也让人们发现象群的严密分工如同人类的社会习性一样,具有极强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意识,它们在集体中各自承担起一份重要的职责,有组织、有纪律的踏着前行的步伐。

...

▲《与象同行》剧照

片中通过自然纪录片的呈现方式,插入了大量的监测热敏图像和大量的航拍镜头,在饶有趣味的解说中,留下了一本翔实的、有纪念价值的“短鼻妹”家族“航行日志”。

...

▲《与象同行》剧照

从拍摄团队获取的航拍镜头中,我们看到小象挪动着它们可爱的脚步,被护在象群队伍中间,前有“领航员”带领队伍寻找方向,后有“警卫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熟悉的“短鼻妹”还主动当起了小象的“贴身保姆”,这群成年象们用智慧与爱时刻守护着两个幼小的生命,盼望它们在奔波劳碌中也能茁壮成长。一位每天在屏幕中观测大象行踪的无人机飞手旷育禹,由于工作未能好好陪伴怀孕的妻子,为这期间出生的宝宝起了一个“小象”的名字,人与动物的情感在此刻达成了共鸣。

...

▲《与象同行》剧照

导演陈熠之凭借其多年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视角和纪录片拍摄经验,与其他成员共同把小象的诞生以及象群的一路迁徙都真实、完整的记录下来,“小象”的出生等细节,也把人与象之间的距离联系的更加紧密,小象宝宝的故事贴近了观众的欣赏趣味,也具备更佳的传播效果。《与象同行》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用影像提供了最好的见证,大家深深地记住了每一头“小象”。

改变的航向

当然,小象的出生不仅壮大了象群,也让监测人员们为象群的“南返”感到迫在眉睫。幼象和亚成年象的体力和行动力都不比成年象,一个人类修建的水泥蓄水池都可能会让它们险些丧命,整个象群监测指挥部都揪着一颗心为之担忧,在象群们看不见的地方保驾护航。并且,祖先们留下的记忆也不再是合理的迁徙路线,象儿们不可能再继续北上寻找“理想国”,为了人与象的安全,它们必须立即折返!

...

▲《与象同行》剧照

其他地方的村民们从好奇大象的到来,熄灯围观,到开始看着被踩坏的苞谷忧心忡忡,如何能够让象群改变航向?一方面,监测人员们分析着如何引导大象们走设计好的“地图”,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及时作出了表率,用劝说和补偿等方式做出了周全的部署。一次次的试探与磨合,人与象已变成了不需言语交流的朋友。终于,在有组织的科学帮助下和坚持配合下,这群亚洲象渐渐变得“乖”了起来,感受到了人类布下的不是陷阱而是提醒,读懂了我们的好意,改变了航向,顺利地“北移南返”,回到了故乡西双版纳。

作为一部生态人文纪录片,《与象同行》充分发挥了其影像的功能与效应。近年来,秉持着“聚焦用户价值、科技创新及社会责任”,“为国家与时代创造更大价值”的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和有效结合影像作品与国际传播策略的解读中国工作室,作为本片的联合制作方,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与记录,无疑给当代国内国外的新闻大事件和舆论讨论,都树立了一个典范:有跟进、有调查、有真实记录、有完整反馈、有精心制作,最终呈现的成片让更多参与这一讨论的观众们更为全面、及时地了解了实际情况,呼吁更多人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担起社会责任。

...

▲《与象同行》剧照

每年的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今年已迎来“世界大象日”的第十一个年头,并确立了“保护大象,从我做起”的主题。腾讯自去年起成立的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便以战略性的定位和科技创新的理念,不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贡献。这样优秀的人文生态纪录片不仅讲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中国真实故事,更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用影像带到了世界各地。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纪录片,提出更好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正如这部《与象同行》,把一群可爱的大象带到我们面前,更把这群可爱的亚洲象变为了“国际明星”,引领大家一起与象同行,与自然同行。